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养殖工作总结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作能力、经验都有所成长,这时候,最关键的工作总结怎么能落下!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养殖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养殖工作总结11,清塘:一般三月开始清塘,清塘时,可留10-20公分的水,以备消毒,若塘水中的有害藻多,比如蓝藻、甲藻等多的话,要尽量抽干。若年前因需整塘而早已干塘,可省略这点。2,消毒,原则上,一清完塘,就可以进行塘底杀鱼卵消毒,这一步的操作,不受天气的影响。3,进水一般消完毒的第三天可开始进水,若是进水时间比较紧,可每口塘边上进水深度达到30-40就可放苗,若是进水时间充裕,尽量加到离堤坝仅30厘米左右的水,因为大水体,水质波动小,有利于虾苗渡过应激期。放苗前的一个星期开始下菌,一口塘泼发酵好的EM菌5-6斤/亩,泼菌尽量在晴天早上用。因有些菌种需进行有氧呼吸,早上下菌有利于它的存活和繁殖。4,放苗前水质要求苗前对水质的要求不是很高,不用刻意的施育肥水,因为一般的老塘,塘底都有一层底肥,下菌后分解塘底的有机质,会散出适量的肥供水体中藻类的繁殖。一般前期经施菌后的7-10天,水体的透明度在20-60之间,若是施菌后水体肥起后又倒下去,不用急着去施肥,可以再放一次菌。若水清已超过十天,也可清水放苗。在进水前,要留意各个要进水的塘底,是否有青苔的痕迹,若是很容易出现滋长青苔,进水后,要及时的肥水。肥水可用复合肥加有机肥的方式,也可单下有机肥或复合肥。若是前一种方式一般是2-4斤复合肥加4-5斤的有机肥(如鸡粪等),各塘的下肥量,根据塘底的原肥力而定。感觉塘底肥些可以多下点,反之亦然。5,一般泼菌一个星期后再下苗,这种水体相对稳定。若是有条件,进水后一个月放苗都没有问题。6,放苗每亩放6-8万,苗进塘后,浸袋半个小时左右,在上风口放苗,放苗前4-5个小时打开所有的增氧机,放苗时关闭所有的增氧机。之后,一直停氧机到40-50天左右。7,投料一般看水质的情况,20天左右开始投料,若水质良好,水肥和虫多,可以推迟到25-30天才开始投料,水质偏瘦或虫少,就要及早投料,可以在15天左右开始投料。早期一天一餐,看料时间为2小时,投喂3-4天后,若连续二天提前吃完料,就可以开始投喂二餐。一开始投料,每口塘投料1-2斤开始试料,不需过多投喂,以免浪费。养殖工作总结220xx年就快结束,回首20xx年的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有与同事协同攻关的艰辛,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惆怅,时光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充满希望的20xx年就伴随着新年伊始即将临近。20xx年,不仅要做好鲟鱼及珍稀鱼类的养殖,更要确保今年全人工繁殖的圆满成功,可以说,20xx年是研究所发展革新的关键年。总结是经验的老师,是进步的前提,尤其对于刚进入研究所的我来说,更要收拾一下心情,总结一下经验得失,更好的准备下一步工作。现就本年度工作情况分三部分总结一下。一、工作经验总结(一)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尽快融入到工作中!在20xx年里,对于才加入研究所的我来说,一切都是新的东西新的事物,要想更好的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就必须更高要求自己。首先,我端正态度,保证积极学习的心态,努力解决自己对于鲟鱼养殖工作不熟悉的弊端,并对自己提高要求,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其次,多渠道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借助书籍,上网查资料文献,向郭主任田工等学习工作经验,掌握技术流程,以便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要求。最后,边工作边学习,边学习边提高。(二)虚心学习,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任务!我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求教释惑,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法,一方面,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我注重以工作任务为牵引,依托工作岗位学习提高,通过观察、摸索、查阅资料和实践锻炼,较快地完成任务。另一方面,问书本、问同事,不断丰富知识掌握技巧。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指导下,不断进步,逐渐摸清了工作中的基本情况,找到了切入点,把握住了工作重点和难点,较好的完成了鲟鱼养殖相关工作。(三)主要经验和收获(1)为了不断改进和提高养鱼技术,要做好养鱼记录,包括:水温、DO值、氨氮,投饵种类和数量,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有无残饵、水电安全及日常巡查等,在人工繁殖时,更要注意观察亲鱼催产、、产卵、孵化,以及仔鱼和幼鱼发育,生长、摄食情况等,并做好详细描述和记录。这些资料,对于总结养鱼经验、教训,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2)如能将鱼的主要动态(如发病、成熟、繁殖、摄食等)和周围的物候现象(如光照变化、气温升降、噪音变化、晴雨变化、花开花落、人工干扰等)结合起来,是有助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技术革新的。(3)及时根据基地小气候和大的气温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关的水温调控措施有利于水温稳定。如:夏季持续高温时间歇性全天候制冷降温;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