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少年聂耳》教学设计《少年聂耳》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少年聂耳》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少年聂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读中感悟和思考,深入学习体会“专心致志做事”的良好品质。2、了解聂耳,走近聂耳,拓宽知识视野。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学习聂耳专心致志地做事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国歌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是啊!多少次我们听这激昂的国歌奏响,伴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我们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你们知道它是谁作曲的吗?我国的国歌下是聂耳作曲的,他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家,你们想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少年聂耳》。3、板书课题4、简介聂耳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要求汉字拼音对照读,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2.同桌分自然段互读,互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3、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4、老师要请几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聂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三、围绕主线,品味探究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师简单介绍聂耳的其他作品)2、同学们请看,这就是聂耳,美妙的笛声已经让他着迷了,在文中第二自然段有几个描写聂耳动作神态的词语,大家找一找,试着填写表格。(生交流汇报)3、表演:听着这美妙的笛声,聂耳入神了,“坐”“托”“眼睛一眨也不眨”“侧耳倾听”把一个专注,认真的小男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共同来模仿一下聂耳当时的情景吧。4、正因为聂耳是如此的喜欢音乐,所以他想学吹笛子,在第3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充分体现了聂耳求学的态度,找一找,是哪个词?(师讲解“恳求”一词)5、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同学们读得真好,如果我是那名木匠师傅听到他的恳求也会答应他的,聂耳终于如愿以偿。他天天都去学吹笛子,“天天”一词,说明聂耳是的学习态度是什么样的?6、可是他也是个孩子,也喜欢游玩。那么他去了哪?去做什么了?请大家到第4自然段找一找答案吧。7、请看,聂耳正站在细雨中吹着笛子,大家试着找出第五自然段中描写他神态的词语,填写表格。8、试背诵第五自然段。9、配乐朗诵第六自然段。小结:蒙蒙细雨也无法阻止聂耳对音乐的执著,正因为聂耳少年时代就喜欢音乐,勤学苦练,专心致志,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四、回归整体,升华主题回顾整篇课文,文章从“听”学、练三个方面来讲述聂耳是如何学习吹笛子的。突出体现了聂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知道了什么道理?(学生自主发言)五、拓展延伸,增加积累1、那么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做事专心致志的人呢,互相说一说。2、收集关于专心致志的名人名言,拓宽视野,增加积累。六、总结收获,乐曲欣赏《少年聂耳》教学设计2《少年聂耳》记叙了我国杰出音乐家聂耳小时候酷爱音乐,专心学习音乐的故事。内容通俗易懂,围绕“少年时代他就非常喜欢音乐”这一主题记叙了少年聂耳向邻居木匠师傅学吹笛子和在西山大青树下练吹笛子的动人故事,题鲜明,文质兼美。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回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中的词语。2、能照样字,用每当…总会造句。3、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4、能划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词句,能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5、知道聂耳之所以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是和他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密切相关的,知道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重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的训练。能知道聂耳成名成家与少年时代的关系。.教学准备录音磁带教学时间三课时板书设计3、少年聂耳杰出的音乐家-----简介在木匠师傅跟前听笛子听、学笛子(邻居家)在木匠师傅跟前学吹笛子在大青树下吹笛子忘情地吹笛子(龙门西山)在雨中吹笛子第一教时教学要点自学课文,初知内容大意,练习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教学过程一、揭题、审题。1、听国歌、谈体会,引出人物聂耳2、学生谈谈对聂耳的认识,老师简介聂耳。(见教参)3、从题目看,课文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写人)写谁?写他什么时候的事?(补充课题)二、初读课文,谈感受。1、少年时代的聂耳是一个怎么样的人?2、参考课后第三题,小组讨论各自然段段意,试着用自然段归并法试着给课文分段。3、预习课文三、检查课前预习情况。1、向同学们汇报自己会读、会写、已经理解的词语2、读一读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读一读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3、提出预习中碰到的困难,师生互相解决重点理解下列词语:谱写、恳求、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