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属于人为制造的声音。A.风声B.雨声C.读书声2.外耳由耳郭和()组成。A.鼓膜B.外耳道C.听小骨3.一般情况下,成年女子的声带比成年男子的短,振动速度快,这说明()。A.女子音高比男子高B.女子音高比男子低C.女子音量比男子高4.人说话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A.声带B.口腔C.嘴唇5.要让正在发声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应该()。A.不再敲了B.马上用手按住锣面,使它不再振动C.继续轻轻地敲6.演奏家停止拨琴弦,琴声还能持续产生,主要原因是()。A.琴弦还在振动B.人们还沉浸在音乐中C.空气能传播声音7.声音是以()的形式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A.波B.气流C.曲线8.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B.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C.月球受到撞击时不产生振动9.我们把手放在耳后,并朝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的作用。A.耳廓B.外耳道C.鼓膜10.敲击下图三根铁钉,发出声音最高的是()。A.B.C.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声音可以在()、()、()中传播。2.声音能在()体,()体,()体中传播。3.()收集声音,()把声音转化为振动。4.用同样的力量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选填“高”或“低”)5.吹竖笛是()振动发出声音。6.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同一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振动越慢,音调越()。7.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的次数。8.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声音就越低。9.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如流水声、唱歌声、铃声……归纳起来,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它是以()的形式传播的。10.听觉神经的作用是(),鼓膜有()的作用。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物体振动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越强。()2.夜晚,正在睡觉的小明被倾盆大雨声吵醒了,吵醒小明的声音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3.宇航员在月球上能够交流,依靠的是电子通信设备。()4.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5.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6.改变物体振动部分的长度,就可以改变物体振动发出的音量大小。()7.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8.用力敲击鼓面发出的声音高。()9.当我们潜伏在水里时,就完全听不到水面上的声音了。()10.说话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把下面器官和主要的功能用线连起来。鼓膜收集声音外耳道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听小骨把振动转化成声音信号听觉神经传递振动耳郭传送声波耳蜗产生振动五.填表题(共2题,共18分)1.猜想: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物体振幅越小,声音越()。实验器材:钢尺,桌子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填写表格。实验结论是什么?2.观察物体是否发声。六.简答题(共5题,共26分)1.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2.同根弦发出的声音高低变化的规律是什么?3.物体振动的幅度与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4.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5.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七.材料题(共3题,共20分)1.写出下图各部分的名称。2.小明有3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钢管,小丽说:“我可以闭上眼睛,只通过用相同的力敲击钢管就可以判断它们的粗细。”请解释其中的原理。3.如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在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拨弹橡皮筋,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实验记录如下:实验说明: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同时还说明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八.综合题(共5题,共34分)1.唐代诗人胡令能写过一首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讲的是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晨风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因为他怕声音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诗表明()和()可以传声。鱼在水中能听到岸上的声音,水是怎样传播声音的?2.实验目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相同的鼓,在按压的时候()(填“会”或“不会”)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