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说课稿精品模板说课稿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精品模板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精品模板说课稿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诗中“爆”“屠”“符”三个生字,知道“爆竹、屠苏、曈曈、桃符”等词语的意思,进而了解整首诗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并背诵古诗;3、了解古诗所描述的画面和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在学习古诗的同时感受祖国风俗美。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问:这些画面一般是在什么节日里出现?生答:春节。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节日了,大家回想一下:我国在过春节时有哪些习俗?生自由述说。师交流总结:放鞭炮、贴窗花、挂灯笼等都是我国在过春节时的习俗,当然也是现代人过春节的习俗了,那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宋代,人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呢?大家想知道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古诗《元日》,就知道答案了。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想法?对于王安石,你们了解什么?2、学习古诗五步骤大家还记得吗?这既是学习古诗的目标也学习古诗的方法。3、按照这个方法学习古诗大家有信心没有?二、民主导学(一)任务一:明诗意、诵诗文1、同学们,王安石在诗中描绘了大年初一什么情景?打开书,自由读诗,边读边圈难懂或不懂的词语,想办法解决。2、生自主学习。3、检查初读:(1)出示诗,指生读,读准字音即可;(2)诗中生字加红点,再指生读,问识记方法;(3)诗读通了,也读顺了,但是诗是有节奏的`,七言诗怎么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4)读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找出韵脚,读出韵味,指名读,齐读。(5)释疑:爆竹、岁、除、屠苏、曈曈、总、桃符(6)尝试说出整首诗的意思。(7)再读诗。(二)任务二:赏诗画、悟诗情1、再读古诗,发挥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古人过春节的哪些画面?分别出自哪句诗?2、生自主学习3、展示交流预设一:放爆竹画面“爆竹声中一岁除”(1)读诗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春节那天大家什么时候放鞭炮?谁来说说为什么放鞭炮?(3)感受“热闹”,读诗。(4)感受“快乐”再读诗。预设二:饮屠苏画面“春风送暖入屠苏”(1)读诗后想象:人们在喝酒时会说什么?(2)诗中哪个字写出了人们饮屠苏酒时的感觉?(暖)说说你的理解。A:品味身体之暖。读诗。B:品味内心之暖:年轻人想到……,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到“……”老年人想到…….,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到“……”孩子们想到……,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到“……”(3)小结: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温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再读诗!预设三:瞳瞳日画面“千门万户曈曈日”(1)读诗后仿佛看到了什么?(2)哪个词语带给你这样的感觉?(曈曈)(3)古诗的词语追求精炼,这里却舍得笔墨,两个叠词的使用,是为了强调什么?(4)出示王安石的简介,想一想这句话的背后隐含了王安石什么样的情感?(5)是啊,新年的一轮暖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多么温暖!一切都充满着希望,正如王安石的希望一样!齐读这句。预设四:换桃符画面“总把新桃换旧符”(1)出示插图的春联,师引导读,表达了哪方面的祝愿呢?(2)我们都知道春联的来历以及它的特点和作用,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幅春联,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适合送给谁?(3)把旧的春联换下新的春联,把美好的祝愿进行表达,让我们再看看王安石的简介。“旧”指什么?“新”指什么?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内心的想法?为什么?读诗;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除旧布新的决心?为什么?读诗;哪个词最能表达诗人的雄心壮志?为什么?读后两句诗。哪些词最能代表诗人的希望?为什么?读完整的诗。(4)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王安石?三、检测导结1、从古至今,写春节的诗数不胜数,咱们一起来积累。课件出示。我们发现诗中春节里人们都会()、()、()等2、师生共同完成。3、新年新气象,王安石用几个画面、几句诗寥寥数语给我们勾勒出了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场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除旧布新的决心,不管成功与否这份心系百姓的情怀让我们感动!直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王安石的《元日》让我们一起背诵!精品模板说课稿2一教学重点的定位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劳动者提供的服务。2、能力目标:能够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感激。3、知识目标:尊重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体会为他人服务是一件快乐而且有意义的事情。说教学重点:学生会通过各种渠道与和自己生活发生联系的行业接触,但对于为我们服务的人对于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不太留意,要从内心去感受并感谢这些劳动者,就必须对他们从事的工作及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所起的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因此我制定本课的重点为:认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