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经济学中的组织概念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首先提出的。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把组织列为一种能够强化知识作用的新的生产要素,其内容包括企业内部组织、同一产业中各种企业间的组织、不同产业间的组织形态以及政府组织等。产业组织(IndustrialOrganization)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对产业组织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经济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它使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强制成为对商品生产者的外在强制而得到贯彻。亚当·斯密对竞争机制的描述:竞争机制使每个人都无意识地参加到促进社会全体利益的发展中去,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和最优的经济社会。“看不见的手”,就是由竞争的力量来自发决定的价格体系。西方经济学家观点,干预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只要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状态,就能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完全竞争市场满足下列条件:市场主体均是理性的;产品完全同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买者、卖者众多,对市场均无控制力;卖者和或买者间不存在共谋、暗中配合行为;市场信息充分。帕累托最优状态:“任何资源的再配置都已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同时,使一些人的处境变好”的状态。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达到由市场供求所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任何两种产品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任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技术替代率都相等,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马歇尔冲突”(Marshall’sdilemma):“规模经济效应与竞争的冲突”,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是阻断价格机制的作用和垄断的产生和发展,也就是说规模经济和垄断之间存在两难选择。马歇尔冲突成为产业组织理论探讨的核心问题。1932年,贝利和米恩斯发表了《近代股份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研究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垄断产业和寡头垄断产业的实际情况,为以后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罗宾逊夫人同时出版了各自的专著《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谋而合地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纠正传统自由竞争概念。代表人物:克拉克主要观点:1940年,提出有效竞争概念,依靠政府的公共政策协调竞争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形成协调发展的格局。主要贡献: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对产业组织理论发展和体系的建立有着重大的影响,为后续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不足之处:克拉克在理论上没有解决有效竞争的评估标准和实现条件问题。代表人物:梅森主要观点:提出两大类判断有效竞争的标准:一是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市场绩效标准。被称为有效竞争标准“二分法”。主要贡献:提出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此后,经济学家发展了梅森的理论,提出了有效竞争标准“三分法”:在“二分法”基础上,添加了“市场行为标准”。不足之处:存在标准不明确;某些表述含糊不清。理论意义:第一,不再将不现实的完全竞争作为理想的追求模式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第二,注意从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提供判断具体的有效竞争标准,使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有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人物:贝恩主要贡献:1959年,梅森的弟子贝恩出版了《产业组织》,系统阐述产业组织理论,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一个经济学分支的形成。此外,经济学家凯森、法学家特纳、凯维斯、谢勒、谢菲尔德和科曼诺等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体系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以上研究主要是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展开的,因此被称为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哈佛学派SCP分析框架的组成:市场结构:定义: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集中度CRn、集中曲线、HHI影响因素产品差异化程度广告密度进入壁垒高低规模经济、进入时的最低必要资本量、产品差别化和绝对费用市场行为:定义: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定价策略产品、广告策略主要包括研发(R&D)策略卡特尔、串谋、默契的协调行为市场绩效:定义: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评价标准生产相对效率销售费用技术进步状况与X非效率产品价格、质量、款式产业组织政策主要包括SCP分析框架依据的微观经济理论,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