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上课铃声响起,校园内各个地方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这不能说明的是()。A.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B.空气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能力比固体中强2.古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乐器,由7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弦组成。小雅弹古琴时,要使它发出的声音更响一些,可以()。A.弹更粗的琴弦B.弹得更用力一些C.轻轻地弹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拍打墙面,可以听到声音,但没看到墙在振动,说明发声时不一定要振动B.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的C.声音能在气体、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4.下列情景中,正在发出声音的是()。A.拉紧的橡皮筋B.静止的音叉C.被拨动的钢尺5.想要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A.B.C.6.假如两个人在月球上散步交流,必须要()才能顺利进行。A.大声说话B.使用无线电设备C.小声说话7.用橡皮筋自制简易古筝时,能听到较高声音的是()。A.琴弦调得紧一些B.弹得用力一些C.弹粗一些的琴弦8.让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做法是()。A.拉伸皮筋B.按压皮筋C.弹拨皮筋9.小明发现有一根琴弦声音有些低,他应该()。A.用力弹B.将这根琴弦调松一些C.将这根琴弦调紧一些10.小明自制了一个橡皮筋琴,如图:用相同大小的力从细弦到粗弦依次弹拨,声音的变化是()。A.从低到高B.从高到低C.从弱到强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图中的喇叭在“唱歌”,纸屑在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在不停地()。2.吹竖笛的时候是()在振动。3.人们说话时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4.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有关。振动幅度越(),声音越();振动幅度越(),声音越()。5.用同样的力连续敲击杯壁,不断往杯里加水,声音会越来越()。6.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7.许多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比如:二胡、()等。8.四个完全一样的杯子,依次编号1,2,3,4。在1号杯里盛满水,在2号杯里盛大半杯(约3/4杯)水。在3号杯里盛半杯(约1/2杯)水,在4号杯里盛小半杯(约1/4杯)水。用相同的力按照从1号到4号的顺序敲击杯口,比较发出的声音。重复几次实验,可得结论:水越多,声音越();水越少,声音越()。9.耳由外耳、()、()三部分组成。10.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并以()的形式向着()传播。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听到蝉的叫声是它们的翅膀在迅速地振动产生的。()2.铝片琴因为各个铝片的长度不同,所以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3.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4.我国传统乐器古筝上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5.听小骨是内耳的一部分。()6.大鼓与小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是因为敲击鼓面的力度不一样,与其他因素无关。()7.弯曲钢尺是可以使钢尺发声的方法之一。()8.制作小乐器的步骤是“设计—制作—调整—演示”。()9.耳廓可以放大声音。()10.当雨落入水中,水纹呈波形散开这是我们可以听到“滴答”声。这说明声音是以水波为载体传入我们耳朵的。()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把下面各现象与它们是否能发声连起来。敲击鼓面弯曲钢尺能够发声拉伸皮筋不能发声按压鼓面拉伸并拨动皮筋拨动钢尺五.填表题(共2题,共22分)1.猜想: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物体振幅越小,声音越()。实验器材:钢尺,桌子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填写表格。实验结论是什么?2.根据你对耳朵的了解,完成下表。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自制小乐器分为几个步骤?依次是什么?2.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对自制的小乐器进行评价?3.用手拍桌子时,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想一个好方法让我们感受桌子的振动吗?4.向水壶中倒水,随着水越到越多,听到的声音高低不同,倒的水越多,声音越高,其科学原理是什么?5.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七.材料题(共3题,共21分)1.写出下图各部分的名称。2.在下图中选出制作土电话的材料。(在选中的材料序号上画“√”)思考:在玩土电话游戏时,对方讲话的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到听话人的耳朵里的?用什么方法能够使土电话中的声音更大一些?3.夏天的夜晚,我们经常能听到蟋蟀的叫声,可是,你知道吗?只有雄性蟋蟀会叫,雌性是不会叫的。而且,蟋蟀的叫声不是从口中发出的,而是靠翅膀的摩擦来发声的。在雄性蟋蟀的前翅上,有旋涡纹状的翅膜,一边翅膀长着锉刀状的翅膜——弦器,另一边翅膀长着较硬的翅膜——弹器。当这两种发音器相互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