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3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34页旗政府工作报告XX县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3月2日在XX县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XX县区人民政府旗长白爱军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XX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予以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0年工作回顾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一年来,旗人民政府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旗各族人民,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化危为机、奋勇争先,旗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2亿元,增长14%(按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4亿元,下降8.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5.6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2亿元,增长15.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7.3︰77.1︰15.6。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9.92亿元,增长20.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418元,增长10%。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9,057元,增长15.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5%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6.8%。(一)生态畜牧业创新发展。以“改革发展年”为契机,立足旗情,创新实施“三改一建设”,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继续创建全国生态旗,大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阿拉坦额莫勒镇等四个苏木镇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全年,投入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2,660万元,完成禁牧50万亩、休牧70万亩、牧草补播10万亩、人工草地1万亩,新建草库伦68处、120万亩。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94万元,实施克尔伦苏木白音乌拉办事处和贝尔苏木根子办事处饮水安全工程,新打水源井8眼、机电井2眼,解决了3620人、1.09万头匹只牲畜的饮水问题。投资70万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00亩。投资487.5万元,实施防沙治沙7.5万亩。投入畜牧业发展扶持资金1,000万元,鼓励和支持牧民更新经营理念,转变生产方式,“增大减小、精养少养、提质提效”,走科学养畜、建设养畜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投资1,000万元,启动实施自治区财政支持现代肉羊发展资金项目。为以嘎查为单位由全体牧户加入的合作社,按照每亩草场1元的标准发放生产经营补贴。顺利承办全市牧区经营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以会促建,大胆实践,其中,以呼伦诺尔畜牧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建社和经营理念在全国牧区发展研讨会上进行介绍。蔬菜瓜果、花卉种植和生猪养殖等惠民产业实现产值2.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带动239户牧民实现增收。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由上年的199.3万头匹只压缩到158.8万头匹只。顺利完成“西旗羊肉”地理标志认证和品牌确认,举办“西旗羊肉”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信息发布会。深入贯彻落实《草原法》、《动物防疫法》、《水法》等涉农涉牧法律法规,草牧场流转和依法管水、用水更加规范有序,全年清理非牧户24户,收回草场40.76万亩。(二)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继续实施“工业强旗”战略,挖潜力、增存量、扩规模,工业在全旗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更加凸显。牢固树立抓经济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是抓项目的思想,把项目带动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和关键,积极主动出击,狠抓跟踪落实。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2个,实际引进国内(市外)资金10.4亿元。经过全旗上下合力攻坚,奋力拼搏,各重大工业项目、立旗项目顺利实施。乌奴格图铜钼矿一期工程竣工投产,二期工程顺利启动。荣达矿业公司完成对甲乌拉XX县区的资源整合,收购新鑫矿业和怡盛元矿业,产值产量再创新高。成立新右旗融泰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有效解决了属地人员就业问题,规范了旗域内石油开发建设施工单位的作业行为。全年,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8.8亿元,同比增长42.9%,其中,石油开采业实现产值17.1亿元,有色金属采选业实现产值39.4亿元,肉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1亿元,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9,548万元。与此同时,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国家产业和投资政策,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6,413.7万元。在年度评比中,步入首届“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100个县”行列。编制完成各行业、各领域“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全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了目标,奠定了基础。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个体私营企业达1750户,从业人员达5203人。重视并强化工业基地建设,开展各基地规划和地形测绘工作。加强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控制类指标持续下降。(三)城镇经济提质增效。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