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再别康桥徐志摩作者介绍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徐志摩短促一生正值中国最黑暗的时代。但在动荡和变革的岁月中,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与渴望,一生留下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应父命与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1年赴英,就读于剑桥大学,开始创作新诗。其间爱恋林徽音。1922年与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回国。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于第2年与陆小曼结婚。1926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30年秋,应胡适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遇大雾,飞机触山,不幸遇难,时年34岁。资料链接(1)新月派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自由散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除徐志摩外卓有成就的是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他创立了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的新格律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关于康桥康桥,今通译剑桥,是英格兰的一个城市,靠近康河(剑河),以剑桥大学驰名于世,是英国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徐志摩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徐志摩河畔()荡漾()青荇()榆阴()揉碎()浮藻()长篙()漫溯()斑斓()笙箫()品位诗歌的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字数基本为六字间或八字,诗行排列两两错落有致,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给人以建筑的美感。《再别康桥》的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诗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