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赣榆县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教案主备人:编号: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题古代诗歌鉴赏(一)寻找突破口,读懂诗情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寻找突破口,读懂诗意,掌握分析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一般方法。2.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简明的语言规范答题。教学重点加强审题和鉴赏指导,强化答题训练。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简明的语言规范答题。教学方法自主探究、重点点拨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复备栏第一课时检查预习:读诗句,联系学过的诗作,说出其表现的思想情感内涵。1.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报国无门的悲伤。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3.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杜甫《兵车行》)——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4.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仕途失意的苦闷。5.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依依不舍的留恋。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青春易逝的伤感考情分析: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考查要求第二点: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意义点,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和艺术风格等。列表显示,07-11年江苏卷高考诗词鉴赏部分的考点设置,说明诗歌情感鉴赏这一考点的重要性。2007《鹧鸪天·送人》辛弃疾“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008《登金陵凤凰台》李白(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2009《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2010《送魏二》王昌龄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简要说明。2011《春日忆李白》杜甫(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2)“渭北HYPERLINK"http://www.02edu.com/zuowen/chuntian"\t"_blank"春天树,江东日暮HYPERLINK"http://www.02edu.com/zuowen/yun/"\t"_blank"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由表中信息可见,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历年高考诗词鉴赏题目中考查的重点,不仅以直接提问的题型出现,而且是渗透在形象、语言、手法题型中,因此在做诗词鉴赏题时读懂诗情尤为重要。二、考情例析,“寻找”初体验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溪桥晚兴郑协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1.自由朗读。2.提问: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品读到的诗人情感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展示自己的答案。师生交流互动,寻找读懂诗情的突破口,初步掌握了解诗人情感的技巧。【重点点拨】探究诗情,先从诗歌题目找突破口。不少古代诗歌的题目或概括了诗歌的主要内容,或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抓住题目作些思考,便会抓住该诗的感情脉络。《溪桥晚兴》,由题目可以推知是即景抒情之作,“兴”字有抒怀之意,具体是怎样的情怀还要寻找突破口进一步探知。这类诗大多借助景物来传情达意,读诗时我们要格外关注景物及其特征。探究诗情,再从诗歌注释中找突破口。注释有三类,一类是对作者生平的简介或者创作背景的补充,一类是对诗歌中出现的典故的解释,一类是对难解字词的解释。尤其是前面两类,对于我们准确读懂诗情,甚至是准确答题都是很重要的,那就是知人论世。注释①写到“郑协:南宋遗民”,作者身份的解释,尤其是时代背景的暗示,或让我们有柳暗花明的喜悦,南宋的文人墨客或多或少受到时代的影响,爱国情愫的滋生,国恨家仇的折磨,有着感时伤乱的愁绪和忧国忧民的忧患。探究诗情,定从诗歌的关键词中找突破口。只有抓住关键词,才能把握诗歌意境,才能体会作者情感和把握作者观点。关键词中首抓“情感词”,情感词直接表露情感,如诗中情感词:“寂寞”、“闲”,感情是否是闲适恬淡,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其次抓“意象词”,意象的特殊内涵与诗歌的传情达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诗中“杨花”和“杜鹃”意象,对读懂诗情很有帮助,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杜鹃声声断肠,古人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