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用相同的力敲击相同长度,粗细不同的钢管,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A.B.C.2.下面对“昨晚雷声很大”的描述错误的是()。A.雷声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来的B.雷声很大,说明音量很强C.我们听到雷声是因为耳道中听小骨振动产生的3.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的队员们为了抗日,经常将耳朵贴在钢轨上,这样做主要是()。A.卧倒,防止敌人发现自己B.防止敌人的机枪扫射C.因为声音在钢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能提前听到日军火车到来4.同一个物体,振动幅度越(),发出的声音越强。A.大B.均匀C.小5.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筒传到听筒的。A.空气B.棉线C.纸杯6.假如两个人在月球上散步交流,必须要()才能顺利进行。A.大声说话B.使用无线电设备C.小声说话7.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A.音量B.音调C.音色8.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A.水面十分平静B.水会向一个方向流动C.水花四溅,水面出现-圈圈波纹9.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声音B.获得更大的音高C.阻止琴弦振动发音10.流水的声音是由()产生的。A.水的振动B.声带的振动C.岩石的振动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1.敲击音叉,然后轻轻按住,感觉音叉在()。2.声音的()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单位:()(dB)。3.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发出的声音就越(),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4.电视机遥控器上的声音键控制的是声音的(),即音量。按不同的钢琴琴键,改变的是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5.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有关。6.用同样的力量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选填“高”或“低”)7.四个完全一样的杯子,依次编号1,2,3,4。在1号杯里盛满水,在2号杯里盛大半杯(约3/4杯)水。在3号杯里盛半杯(约1/2杯)水,在4号杯里盛小半杯(约1/4杯)水。用相同的力按照从1号到4号的顺序敲击杯口,比较发出的声音。重复几次实验,可得结论:水越多,声音越();水越少,声音越()。8.声音的强弱和物体()有关。9.()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中声音不能传播。10.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并以()的形式向着()传播。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同一个乐器可以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2.我们拍桌面听到声音,但没有看到桌面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没有振动。()3.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低。()4.动物的发声与振动无关。()5.耳廓有收集声音并把声音导入外耳道的作用。()6.雷声是通过雨水的振动传到我们耳朵里的。()7.汽车鸣笛的声音和摩托车大喇叭声是一样的。()8.只要我们对物体用力,物体就能发出声音。()9.空气能传播声音,但是而水却不能传播声音。()10.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都是靠空气传播的,固体和液体不能传播声音。()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连线题。五.填表题(共2题,共16分)1.根据你对耳朵的了解,完成下表。2.观察物体是否发声。六.简答题(共5题,共27分)1.闪电和雷同时在云层产生,在夏季的雨夜,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请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解释。2.在相同力量下,能影响弦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因素有哪些?3.用手拍桌子时,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想一个好方法让我们感受桌子的振动吗?4.编钟上悬挂的是铜器。用木槌击打铜器。请你判断铜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5.想一想,上课时坐在教室里能听到哪些声音?坐在教室里能听到的声音有?七.材料题(共3题,共20分)1.写出下图各部分的名称。2.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做了个“土电话”。之后俩人相距5米,一端的小明轻声讲话,另一端的小刚也能听得很清楚,为什么?在用“土电话”时,如果其中一人用手捏住棉线,另一个人就听不到声音了,为什么?3.如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在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拨弹橡皮筋,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实验记录如下:实验说明: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同时还说明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八.综合题(共5题,共39分)1.为了研究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小明做了下面的实验。如图,在铁架台上悬挂一个轻质的塑料小球,待小球静止后,在其右侧紧贴着它放置一个音叉。请你根据所提出的问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