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6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6页学校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社会正在发生急剧的变革和转型,面对社会的变迁,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家庭也不可避免受到冲击与影响,发生着变化。家庭的生产功能缩小了,消费功能增加了,学习功能、情感功能正在进一步凸现,家庭功能正在走向quot;情感支持quot;为核心,以quot;学习quot;为家庭休闲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成长,已成为共同克服来自社会竞争中的压力和困难,保持家庭的和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家庭是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第一环境,为了让更多的家庭成为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环境,成为健康的理想的学习型家庭,我们学校根据XX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县教育局、县德育研究室的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quot;创建学习型家庭推展100行动计划quot;活动,从而让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让素质教育走进千家万户,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互相学习,一起成长,让家庭的每个成员都与时代同步,和谐发展。一、健全组织,统一认识,明确目标,使创建学习型家庭工作有的放矢1.健全组织,明确职责。为了更好的搞好我们西门小学quot;创建学习型家庭推展100行动计划quot;活动,我们建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党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代表、居委会干部代表、校家长委员会成员、家长代表组成的西门小学quot;创建学习型家庭推展100行动计划quot;活动领导小组和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分管德育校长、德育教导为副组长,大队辅导员、全体中队辅导员、居委会干部代表、校家长委员会成员、家长代表组成的西门小学quot;创建学习型家庭推展100行动计划quot;活动工作小组,并对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人员进行了分工,做到了分工落实,职责明确。2.组织学习,统一认识。为了让校创建学习型家庭领导小组成员、工作小组成员、全体家长了解quot;创建学习型家庭quot;的意义、做法,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利用quot;全体教职工政治学习quot;、quot;家长会quot;、quot;家长学校quot;quot;致全校家长一封信quot;等多种形式,组织校创建学习型家庭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成员、全体教职工、校家长委员会成员、学生家长几个层面的学习,我们组织学习了quot;XX省学习型家庭推展100行动计划quot;、quot;西门小学创建学习型家庭推展100行动计划quot;、市教科院专家乐善耀教授的《试论学习型家庭的六大要素》等文章,通过学习,使大家了解了quot;学习型家庭quot;的概念、quot;学习型家庭quot;的基本特征等。同时还使大家明确了学习型家庭quot;谁在学。quot;、quot;学什么。quot;、quot;在哪儿学。quot;、quot;什么时间学。quot;、quot;怎样学。quot;quot;为什么学。quot;等六要素。特别是使大家认识了quot;四个学会quot;成为国际社会关于学习与教育问题的一份宣言,也成为了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动机与目标。形成多样的学习、宣传,提高了大家对开展quot;学习型家庭推展100行动计划quot;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为开展quot;创建学习型家庭推展100行动计划quot;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3.调查摸底,制定计划。开展调查,摸清情况是做好quot;创建学习型家庭推展100行动计划quot;活动的前提,因此,我们在学校部分家长中开展了quot;学习型家庭quot;问卷调查活动,发放了26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203份问卷,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归纳、分析、研究,从调查的结果中,我们发现:(1)极大部分的家庭有较好的情感承诺。有61.6%的家长认为quot;我凡事都以家庭为第一优先quot;;有62.6%的家长是quot;我常常给家人快乐quot;的;有68.5%的家庭是quot;我和家人遇到问题时会互相支持quot;的;有78.3%的家庭成员认为quot;我和家人间有一种quot;不可分离quot;的感觉quot;;有69.0%的家庭成员认为quot;我和家人能以自己的家庭为荣quot;等等,许多家庭在quot;创建学习型家庭quot;的情感方面已有了良好的基础,它是实现家庭情感互动功能,营造家庭温馨学习的气氛,建立交互式共同成长的学习模式的强有力的保障。(2)较多的家庭有共同分享的时间。有68.5%的家庭成员quot;愿意配合家人的需要调整休闲时间quot;;有54.7%的家庭成员认为quot;我和家人之间几乎每天都有交流沟通的时间,共同分享既是一种家庭成员之间共享,又是家庭与大社会共同分享,在家庭内部,夫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