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观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观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1作为一部抗美援朝题材影片,电影《跨过鸭绿江》的故事走向、历史事件、领袖人物和相关的重要形象都本着尊重历史、忠于历史的创作原则,大到风云诡谲的国际格局和战役布局,细至有血有肉的英雄群像和战斗故事,都有极强的历史揭秘感和现场还原感,这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是一次新的尝试。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赵彤认为:自1956年电影《上甘岭》出品以来,在抗美援朝专题影片创作中,以“实名制”来塑造角色,《跨过鸭绿江》是笔者所见的唯一一部。影片在追求史实性的基点上还力求达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平衡与交融,有温度、有亮度、有浓度地传递家国情怀。据悉,为拍好这部作品,主创团队在筹备期间认真研读史料、仔细对待每一个拍摄细节,大到一场战斗设计,小到一封电报,都力求真实还原。全片无论是人物造型、空间场景,还是最终的视听呈现,都体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以此作为对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最好的致敬!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认为:影片《跨过鸭绿江》应是第一部将纪实性、全景式、传记性和心灵性汇为一体去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片。它有突出的纪实风格,尝试以全景再现战争奇观;它还是传记性的,以彭德怀司令员为主视角去透视战争中人的境况,尤以“心灵辩证法”的笔触去摹写人物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产生出直指灵魂深层的强劲力道,表明国产战争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迈出了新的有力步伐。电影《跨过鸭绿江》在展现中央领导战略思维的同时,还深情致敬了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从志愿军38军军长梁兴初、50军军长曾泽生、63军军长傅崇碧,到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烈火烧身也不暴露目标的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以石头充饥死守阵地的战斗猛将范天恩和全体335团指战员......激烈恢弘的战争叙事、感天动地的英雄群像,深深震撼着无数观众。硝烟已散,山河无恙,昔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卫家国的英雄儿女,值得我们永远怀念。正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评论所言:激烈恢弘的战争叙事,饱满地凸显了那些永远屹立在天地之间“最可爱的人”感天动地的英雄群像。白雪丹心,悲壮的呐喊、深沉的表白,回响在我们的心间。胜利高地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青春、热血和生命的坚守。过江的不仅是一支威武之师、正义之师,更是一个伟大的战无不胜的民族!观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2“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熟悉的歌曲、优美的旋律,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人激动人心的美好、重要的回忆。中国一向提倡和平,不愿引发战争,但这种表现却被其他国家认为是软弱、无能的行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晚清与民国时期,中国签署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对于世界各国列强的侵略中国均选择了退让,但中国一味的忍让却没有换来各国列强侵略的魔爪,导致中国的国土一块块被分隔。幸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渐渐的摆脱了“东亚病夫”、“支那”等污辱中国人的字号,尤其是71年前的那一场抗美援朝战争。知名作家李峰,参考了大量有关抗美援朝历史的图书,精心创作出了一部全景式再现朝鲜战争历史风云的经典作品《决战朝鲜》,全书共分为上、下两册,七个章节,共六百多个页次。全书以一种恢宏的气势和凝练的语言,加上翔实的'史料与多维度的视角记述,全景式的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抗击美军的战争历史。抗美援朝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朝鲜的一项群众性运动。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在朝鲜内部爆发,美国立即出兵干涉其内政,中国人民解放志愿军携海、陆、空部队在1950年10月19日越过中朝边境援助朝鲜抗击美军,抗美援朝战争持续了两年九个月零八天,于1953年的7月27日朝鲜时间22时停战协定正式生效。那究竟是一段什么样的抗战历史呢?中国是如何在一个装备极其落后、后勤资源保障薄弱的境况下抵抗一支现代化装备的美军,让美军不得不宣布停战的呢?那个时期,中国军人没有防弹背心,也没有接受过“斯巴达式”训练,更没有火力强大的HK53、M16A2卡宾枪作为火力支援,有时候甚至三天三夜都没有食物供给。但他们依旧凭借着自身顽强的信念与作战意志,加上满怀着对新中国几亿人民负责的精神力量,才使中国军人在世界上赢得了尊严与生存。观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3这部片非常生动地讲述了我军作战力量和敌军相差十分悬殊的情况下,我军仍然能够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