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灰雀》教学设计《灰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灰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灰雀》教学设计1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看,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里,和他们打招呼。一天,列宁有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随机点击课件:列宁在树下仰望灰雀。)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1、提出学习要求:列宁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找到。(板书:列宁找)这时,列宁看见一个男孩。列宁和男孩说了什么?(1)要求:自由读课文3—10自然段,用------画出列宁此时的心情。(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教师相机点击课件,出示相应段落。2、自读体会。师:四处找遍也不见鸟儿综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了什么样的心情?(板书:说)读列宁说的话体会。(1)学生交流。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你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2)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对灰雀的一种怎样的心情?(板书:爱灰雀)3、师:可是,列宁喜欢的灰雀究竟到哪儿去了呢?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1)读课文4、8、10节,指名朗读检查。(2)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读后体会:这时,男孩在想什么?(3)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欢和列宁对灰雀的喜欢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板书:男孩捉)4、小结:列宁爱鸟,给它自由,男孩爱鸟,把它捉走,让它失去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5、分角色朗读,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1、在列宁真爱感动下,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板书:放)看,它们又在欢唱了。不过,树下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课件显示:列宁和男孩在看灰雀)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质疑。4、小组讨论,解答:男孩送回了灰雀,为什么还低头?鸟儿不会说话,为什么列宁要和它说话?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男孩知错就改,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上海孩子的新,这就是对孩子的爱!(板书:爱诚实)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男孩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6、小结(板书:可爱)总结课文。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五、收集故事,提高积累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2、回家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准备开展讲故事比赛。《灰雀》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这是本课教学重点)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引出人物1.出示《蜜蜂引路》的故事,让学生阅读并找出主人公,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2.介绍人物:列宁简介(出示课件)3.讲述故事《诚实的孩子》认识小时候的列宁为本课内容做铺垫。今天,我们要学习有关列宁的另一个故事《灰雀》,从题目看好像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那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去了解内容吧。(板书课题)二、初读了解内容,感知情节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新词,不懂得查字典或同桌交流学习。2.检查预习,认读生字新词(出示课件)指名让学生来读并帮助纠正字音。3.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理清思路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文本内容。三、理解内容,体会感情1.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列宁为什么喜欢灰雀?2.理解词语意思,体会列宁的用心用情。3.当你喜欢一件东西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4.当有一天你喜欢的东西不见了,你会是什么感受?列宁呢?感同身受。5.分角色阅读对话,体会各自的`心理活动,并读出当时的语气,体会列宁的担忧着急、惋惜关心灰雀的心情。6.当你是那个小男孩,看到这一幕听到列宁的话,你是什么感受?你又会怎么做?7.当列宁第二天看到灰雀回来之后的感受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体会。小男孩又是怎么表现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8.思考:列宁为什么问灰雀而不问小男孩?9.列宁和小男孩都爱灰雀,你更喜欢赞同哪种爱,说说你的理由。10.小结:爱不一定要拥有,放手也是一种爱,就像你的父母把你捧在手心里是爱,但这种爱会很累会让你失去了体验生活的感受,不如放手让你自己来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会活的有尊严更自信。四、延伸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