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水质化验工作总结水质化验工作总结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质化验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水质化验工作总结120xx年水质化验室在中心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技能培训、管理创新等方面,结合年度作业计划,认真组织,周密安排,高质量完成了20xx年度各项任务,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日常化验工作完成情况全矿区4个区域水源地和配水厂的清水、12座污水处理厂(站)和5座油水分离间污水、中水日常化验工作,其中,日常污水全年累计化验水样9533个,监测项目共计35770项次;日常清水全年累计化验水样1575个,监测项目共计13986项次。以及全矿区32座换热站的系统水、软化水化验监测工作,930E锅炉房锅水、软化水的日常化验工作,其中,换热站系统水、软化水的硬度全年累计化验约3900次,930E锅炉房锅水、软化水在全年累计化验14400次。为更好指导生产经营,我部门会及时将当日化验结果整理后报送至相关单位及部门。按照中心环保检查要求,定期将各污水处理站出水超标情况汇总上报,以配合检查组对各污水处理站当月污水处理情况进行了解打分。另外,对安家岭终端污水处理厂和井工三矿井下水处理站每8小时采水样一次,全天二十四小时混合水样进行监测,以确保监测结果更具代表性。二、自行监测工作完成情况水质化验室严格执行平朔公司20xx年自行监测计划,顺利完成了监测任务,木瓜界区域外排口污水手动全面监测共计12次,累计化验各类项目132次。并将监测结果及时编写报告上报到节能环保部,达到用监测数据来指导生产运行的目的。负责管理木瓜界井下水处理站水质在线监测设施和930E锅炉房烟气在线监测设施,协调朔州市环保局将设备、数据异常情况汇总上报。并及时联系设备运维单位进行设备日常保养及故障维修。三、井工矿井下水质化验工作完成情况按照公司要求,负责平朔矿区各井工矿井下水源水质化验工作,并将数据反馈至各井工矿以达到指导生产的目的。今年5月份,化验室接收原属于地质测量中心的戴安离子色谱仪一台,矿用水质分析仪3台,通过对设备的维修、化验员的培训。截止目前为止,我部门共监测井下水水样32个,共监测项目672项次,保证了矿井水及时准确化验,解决井工矿不能迅速判断矿井工作面出水来源、不便于及时有效采取防范措施的难题。四、科技创新、降本增效工作开展情况水质化验室申报20xx年“五小”成果一项、申报科技进步奖一项、降本增效技术优化方案一项。其中,“五小”成果《固体PAC产品质量的快速鉴别方法》,获得中心二等奖,该方法能够帮助各个污水处理站测定聚合氯化铝中有效成分三氧化二铝的含量,填补了中心对该产品的质量检验的空白。科技进步项目《平朔矿区环境监测业务新机制的探索与创新》获得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降本增效技术优化方案为化验室接收地质测量中心闲置的戴安离子色谱仪一台、矿用水质分析仪3台,通过招标外委维修,使其均恢复正常使用,不仅拓展了水质检测项目,还为公司节约了一大笔设备购置费用。五、管理模式创新情况水质化验室职工严格执行6S管理制度,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保持化验室作业区域环境清洁、仪器设备及药品的定位划线,保持工作流程井然有序、科学高效。按照中心业务重新划分情况,将之前供热化验员16人划至供热部后,矿区换热站化验工作则由原有的水质化验员来承担,每周对各换热站的软化水及系统水各化验三次以上,确保供热用水安全。东露天化验组新增清水化验业务,每天对清水进行监测一次,确保东露天区域供水安全。木瓜界化验室清水监测由之前的每周一次增加至每周三次,确保木瓜界区域供水安全。六、安全管理及培训教育工作开展情况1、安全管理情况水质化验室通过安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宣传等手段,积极贯彻执行国家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公司及中心安全生产文件精神,利用部门安全例会和班组班前会及时传达学习,全面宣传当前安全形势和要求。进一步细化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等方面的'规定,完善了《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等,新增了《水质化验室安全目标管理制度》、《水质化验室安全操作管理制度》、《水质化验室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等。通过开展“平安一季度”、“警示三月行”、“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等活动,使我们牢固树立起“生命优先、不安全不工作、不安全不操作”的新理念,全面贯彻公司及中心安全管理规定,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事事安全确认,处处落实责任。2、培训教育情况水质化验室组织职工积极参与各类培训,配合中心人力资源部完成中心各类一、二级培训,同时,从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培训力度、方法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