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2.能用动作表现种子“钻”出泥土的样子。活动准备教学资源、事先准备好发芽的小豆芽。活动过程1.出示准备好的小豆芽,请幼儿说一说小豆芽是什么样子的。2.播放课件《小豆豆发芽了》,引导幼儿观察豆子发芽的过程。(1)请幼儿仔细观察小豆豆每一步的`变化,并尝试用动作模仿。(2)教师根据课件说儿歌。3.组织幼儿学说儿歌《钻泥巴》。(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2)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学说儿歌。(3)引导幼儿加上动作学说儿歌。小豆豆,种地下。(十指交叉握拳)发了芽,钻泥巴。(双手合掌蹲下)钻一下,(双手合掌往上钻)动一下。(双手合掌左右扭动)钻呀钻呀钻的快,(双手合掌变左右扭动边站直)钻出两片小芽芽。(双手打开变成两片小芽芽)(4)请幼儿分组扮演小芽芽,边念儿歌边用身体做有趣的动作,表现豆芽“钻”出泥土。活动延伸:在种植区种植“小豆豆”,引导幼儿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看它们什么时候能钻出泥巴来。小班教案篇2设计意图:小班的孩子因为年龄小,不会合作,也不懂得分享。在玩区角游戏或桌面游戏时,常常抢到了就是自己的。针对一现象,因此我选择了《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这节课。《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讲述的是鼠小弟学习不同动物身上的本领想摘到树上苹果,最后在海狮的帮助下合作摘到了树上的苹果,而鼠小弟也把苹果与海狮分享的故事。在设计活动时,我主要借助于录音、图片等手段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活动过程中在我的引导下主动阅读PPT画面,让他们在自己的阅读中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从而感知理解故事内容。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情节,让孩子们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和分享的快乐。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在看看讲讲、猜猜演演中,感受并理解故事的有趣情节。2、了解动物有不同的本领,知道动物们摘苹果的方法,学说句子"要是我能XX,那该多好啊!"3、知道合作的重要,体验分享的快乐。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了解各种动物的本领,会用多种词语表述苹果。2、物质准备:PPT,苹果一只,相关图片若干张,音乐,录音。活动过程:一、苹果导入,引起兴趣。1、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2、这是个怎样的苹果?吃过吗?味道怎么样?小结:红红的大大的苹果闻起来香香的,吃起来甜甜的,脆脆的……二、观看PPT,理解故事。1.观看PPT,知道动物们摘苹果的方法。(1)苹果是长在哪里的呢?瞧,这棵苹果树一共有几只苹果?我们一起来数一数(2)这时,看!谁要来吃苹果呢?(3)它叫鼠小弟,跟它打个招呼吧!可鼠小弟能吃到苹果吗?为什么?小结:鼠小弟太矮了,而苹果树太高了,看来鼠小弟是吃不到苹果了。(4)这时听,谁来了!你觉得小鸟能吃到苹果吗?它是用什么方法、吃到苹果呢?小结:小鸟飞呀飞,然后用它的嘴巴琢了一个苹果。我们也一起来做做看。(5)接下来,猜猜看,谁来了:"顽皮孩儿本领大,筋斗翻得顶呱呱,爱吃香蕉和桃子,聪明伶俐人人夸。"(6)小猴有什么本领啊?它能吃到苹果吗?为什么?请你用完整的话讲一讲。(7)小猴嗖一下就爬上去,摘了一个苹果。又有谁来啦?袋鼠能摘到苹果吗?为什么?小结:袋鼠一跳,就跳得好高好高,摘到了一个苹果。小鸟会飞,小猴会爬树,袋鼠会跳得很高,小动物们都用自己的本领摘到了苹果,现在树上还有几只苹果啊?只剩下两只苹果了,鼠小弟好着急呀。于是它决定学习三个小动物的本领!2.观看PPT,学说句子"要是我也有XX,那该多好啊!"(1)它在学谁呀?过渡:我们来听一听鼠小弟一边学小鸟,一边又在说些什么!(播放录音)(2)鼠小弟是怎么说的?我们也来学一学吧!(3)这会,鼠小弟又在学谁了,从哪里看出来的?它的手在干什么?(4)你觉得鼠小弟一边学一边它会说什么呢?(5)这次你觉得他在学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次它会怎么说?小结:鼠小弟看到小鸟飞,它说"要是我也有翅膀,那该多好呀",鼠小弟看到小猴爬树,它说"要是我也会爬树,那该多好呀",鼠小弟学看到袋鼠跳一跳,它说"要是我也能跳这么高,那该多好呀"。3.观看PPt,感受朋友间一起合作的快乐。(1)小朋友们想一想,鼠小弟学这些动物朋友们有用吗?(2)鼠小弟学了小鸟的飞、小猴的爬树、袋鼠的跳,可是这些方法对于鼠小弟来说根本没有用,这时的鼠小弟更着急了,正在这时,谁来了?教学反思:在整个故事学习中,孩子们通过猜想、表达、想像和扮演鼠小弟的各种动作,享受了教学带来的快乐。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情感体验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