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减法的认识教学反思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减法的认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减法的认识教学反思1我就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尝试,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在课堂上创设交往、互动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群体智慧共享。课本由2004年雅典奥运会引入。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学生并不是很了解,我出示有关资料,调动学生积极性。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情境中,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活动。这些在传统教学中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列竖式计算的正确率也很高。其实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原理差不多。对这部分知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及掌握,就是有几个容易出错的.地方需要点一下。成功的地方:1、强调计算方法。通过情景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在此基础上,我采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索笔算的方法。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都选择利用整数加、减法的算法进行计算。在学生汇报时反复强调计算方法,目地是使学生强化记忆。2、强调末尾的0一般情况下要去掉。3、强调小数位数不同时,可以先补0在计算。对本节中出现的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的计算题,学生常常会受整数减法的影响,将末尾的数对齐。为此,通过讨论,发现:“凡是遇到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可以先在被减数的末尾补0,使被减数的小数位数与减数的小数位数一样多,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对位就较容易。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列竖式后,正确率明显提高4、在本节课练习设计上,针对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设计了一些判断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题目、生活实践等练习题。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效果不错。不足:1、课堂气氛沉闷,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2、没有做到关注全体学生3、评价不够及时,评价语不丰富减法的认识教学反思2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0的认识和加减法”。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二.口述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1.知道0的含义;2.会正确读、写0;3.能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同学们有信心学会新本领吗?(好)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自学时,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三.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把书翻到。手指29页猴子图和直尺图,思考:1.仔细观察每个盘子里的桃子和盘子下面的数字,重点看最后一个盘子和下面的数字,为什么写0?2.手指直尺图,观察:尺子上有哪几个数字?0写在哪儿?在几的前面?3.写0时注意什么?(把0描红在书上)手指小鸟和青蛙图,思考:(1)鸟窝里原来有几只小鸟?飞走几只?鸟窝里还剩几只?怎样列算式?手指书中的算式3-3=0,为什么这样列?(2)左边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有几只青蛙?一共有几只青蛙?怎样列算式?手指书中的算式4+0=4.,为什么这样列?(3)下面我们来帮帮小女孩,想一想,5-0=(),你是怎样计算的?将答案写在书上。四.先学(看一看)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2.同学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3.检测:(做一做)课本29页做一做30页1.2题(小黑板出示,2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五.后教:评议1.学生更正。谁有不同答案请上来更正。提示:用红粉笔改,哪个地方错了先圈起来,不要擦去原来的。2.讨论(议一议)(1)30页1题:为什么最后一个鱼缸写0?教师小结: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2)2题:为什么0.1.2.3.4.5这样排列?能不能5.4.3.2.1.0这样排,为什么?(3)29页做一做:认为3-0得数对的请举手,你是怎样算的?依次问0+2、0+0。(4)1-1对吗?你还知道几减几等于0?小结:1.任何数与0相加、减都等于这个数;2.相同的两个数相减都等于0。3.评议板书与对错。4.同桌对改、统计全班正确率、有错误的更正。六.当堂训练(练一练)今天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一比谁的作业能得100分,谁的字体最端正。书上30页第3.4.5题选做:31页第6.7.8题七.板书设计0的认识板书内容:在田字格里写0剖析: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