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外耳由耳郭和()组成。A.鼓膜B.外耳道C.听小骨2.声音产生的根源是()。A.摩擦B.空气C.发声器D.物体振动3.如图,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不接触水槽壁),我们能听到“砰砰”的敲击声,这个实验能够证明()。A.水不能传播声音B.水能传播声音C.无法确定4.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A.声音的强弱不同B.声音的高低不同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不同5.人说话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A.声带B.口腔C.嘴唇6.耳朵里产生振动的是()。A.耳蜗B.鼓膜C.听神经7.将钢尺伸出桌边一部分,固定桌面的部分。手压下桌边外的钢尺并让尺滑过,手刚滑过时,看到尺()。A.越远离桌边越模糊不清B.每个部分都看得清晰C.伸出桌边越远越清晰8.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锣,声音会马上停止,这是因为()。A.手挡住了声音B.手吸收了声音C.锣被按住后停止了振动9.耳蜗和听觉神经属于()。A.内耳B.中耳C.外耳10.用拨动的方法使钢尺发声的实验,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边做实验,边大声讨论B.不用分工合作,看着同学完成就可以了C.钢尺的一端要用力压住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图中的喇叭在“唱歌”,纸屑在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在不停地()。2.用同样的力敲打长短不同的两根铁管,长铁管发出的声音(),短铁管发出的声音()。A.高B.低C.强D.弱3.声音以()的形式传播。4.在月球上,由于没有(),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5.上课时,老师的声音是通过()振动传入同学们的耳朵中的。6.我们学到的描述声音的词汇主要有()、低、()、弱、()、刺耳等。7.玻璃罩中的空气被抽掉了,形成()后,我们就只能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到它的声音。8.听觉神经的作用是(),鼓膜有()的作用。9.人耳中的()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10.物体振动的()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有些物体发声时,我们看不到它在振动,这说明有些物体可以不振动发出声音。()2.声音不能在行驶的客车里传播。()3.我国传统乐器古筝上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4.描述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等词汇。()5.在制作乐器时,可以不用设计图,想怎么做就怎么做。()6.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而且,只要鼓声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7.用力敲击鼓面发出的声音高。()8.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水中传播。()9.声音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10.声音过高或过强都不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把下列对应的内容连起来用力拨动橡皮筋听到的声音弱轻轻拨动橡皮筋听到的声音强弹拨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尺子听到的声音高弹拨伸出桌面距离短的尺子听到的声音低五.填表题(共2题,共22分)1.猜想: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物体振幅越小,声音越()。实验器材:钢尺,桌子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填写表格。实验结论是什么?2.根据你对耳朵的了解,完成下表。六.简答题(共5题,共27分)1.物体振动的幅度与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2.自制小乐器分为几个步骤?依次是什么?3.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对自制的小乐器进行评价?4.想一想,上课时坐在教室里能听到哪些声音?坐在教室里能听到的声音有?5.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为什么?七.材料题(共3题,共22分)1.下图是乐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1、这是模拟()的装置。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B.耳朵鼓膜振动C.液体溶解2、实验中敲击普叉发出的声音通过()传到气球皮上。A.音叉B.空气C.杯子3、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A.被音叉吸引B.不动C.在气球皮上跳动4、实验时用力敲音叉,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幅度与轻敲时相比,()。A.跳动幅度小B.跳动幅度大C.一样5、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耳朵里的(),它就像这个气球皮一样很薄,而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收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A.耳道B.鼓膜C.听小晋2.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诗句。意思是粗弦嘈嘈,好像是疾风骤雨,细弦切切,好像是儿女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