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手工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手工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中班手工教案1设计意图: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为了庆祝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更为了让幼儿亲身感受民俗节日的气氛,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学习做元宵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及兴趣。活动目标: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难点)2.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重点)3.品尝元宵的不同味道,体验劳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有关元宵节的录像。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3.花灯。4.黑芝麻,豆沙,五仁馅若干分别盛在小碗内。和好的糯米粉并分成小团,干糯米粉5.碗,勺子,抹布,塑料台布,盛元宵的容器。6.欢快的庆新年乐曲。活动过程:一、观看“元宵节”录像,并引出主题。1.师:小朋友们从录像中看到了什么?幼:(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引出元宵节的习俗。二、学做元宵。1.师:小朋友们吃过元宵吗?幼:吃过。师:吃过什么馅的呢?幼:有五仁,豆沙,黑芝麻,花生等,小朋友们真厉害吃过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来看看老师这有什么口味的元宵,请小朋友来尝一尝(幼儿挨个品尝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说出它的口味)。2.师:院校是什么形状的啊?幼:圆形的。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动手做元宵呢?幼:想3.认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团,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馅。4.观察教师做元宵:现将小团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团圆,再挖坑,然后把馅放在中央并包起来,最后再把它团圆。5.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元宵,根据教师讲解的做元宵时的重要细节:揉,搓,团圆,挖坑,包馅。并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馅料,最后将做好的元宵整齐的排列在容器中。小结:让幼儿了解元宵的形状,颜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时能运用揉,搓,团圆,挖坑,包馅等技能制作元宵。三、品尝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1.教师出示花灯,让幼儿跟随音乐玩舞花灯,猜灯谜游戏。2.煮元宵的同时教师把碗,勺子摆放好,幼儿洗手。3.幼儿品尝元宵,互相说说此时心里的感受,体验劳动的快乐。活动经验: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学说绕口令。活动指导:1、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并小声交流自己的认识。2、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共同阅读、交流。3、引导幼儿学说绕口令儿歌。《做元宵》一手下,一手上,面团中间放。手掌合起转一转,我的元宵真好看。中班手工教案2一、教学目标1、教幼儿学会用各种材料制作各种服装。2、激发幼儿对美的探索。二、教学准备1、各种旧报纸、旧挂历、旧塑料袋、一次性的雨衣、台布、各种彩纸、边带、色绳等。2、收集新颖各异的服装和少数民族娃娃。3、剪刀每人一把,浆糊、抹布若干。三、教学过程1、带领幼儿参观“时装店”,指导幼儿观察各种时装和民族娃娃,提示这些服装的装饰特点,如对称、圆、点、边、条纹、线、图形、散点、不规律等装饰的`方法。引导幼儿用各种形容词表达穿着这些服饰的感受,如色彩斑澜、五颜六色、娇艳、美丽大方、文雅、简朴、线条流畅、萧洒大方等词。2、教师帮助幼儿复习一些制作技巧和工具的使用方法。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4、幼儿欣赏作品,教师参与幼儿讲评。请幼儿讲述:我的时装是怎样设计的,用什么材料和采用怎样的装饰特点,体现什么特色。(高雅、优美、宽松、潇洒大方……)5、活动延伸:教幼儿如何走台步,如何展示服装。请幼儿穿上自己制作的时装展示给其他老师和同学们看。四、教学评价中班手工教案3活动目的: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2、会尊敬、关心妈妈,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3、通过制作贺卡,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5、体验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活动时间:20xx年3月7日(周四)上午活动地点:各班教室参加对象:中班年级组全体幼儿及老师。活动准备:各种颜色的卡纸,水彩笔,每幼儿人手各一份。活动过程安排:一、晨间谈话教师介绍“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开展“我为妈妈做件事”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引导小朋友在节日里给母亲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说一句感恩的话,唱一首感恩的歌。二、制作爱心贺卡送妈妈(1)讨论贺卡绘画的内容。(2)教师说明制作贺卡的要点及要求并做示范。(3)幼儿担当“小小设计师”,一起设计爱心贺卡。(4)绘画完成后,进一步对贺卡进行装饰。(5)幼儿间相互参观并学习,进行拍照。(6)回家把亲手自制的贺卡送给妈妈。三、布置“小任务”(1)做一件事情。如帮助妈妈擦桌子、扫地,为妈妈敲敲背、捶捶腿等。(2)为妈妈唱一首歌曲。如《只要妈妈露笑脸》、《我的好妈妈》、《不再麻烦好妈妈》等。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知道“三八”节是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