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对音高描述错误的是()。A.振动越快,声音越高B.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C.长、松、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2.古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乐器,由7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弦组成。小雅弹古琴时,要使它发出的声音更响一些,可以()。A.弹更粗的琴弦B.弹得更用力一些C.轻轻地弹3.用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到很远的火车在铁路上行驶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传到耳朵里的。A.空气B.地面C.钢轨4.我们耳朵里的()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A.鼓膜B.听小骨C.耳蜗D.听觉神经5.耳廓的作用是()。A.将声波转化为振动B.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C.收集声音6.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了。A.变小B.变热C.振动7.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A.调松琴弦B.调紧琴弦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8.往保温瓶里倒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高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高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高保持不变,声音越来越大9.用拨动的方法使钢尺发声的实验,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边做实验,边大声讨论B.不用分工合作,看着同学完成就可以了C.钢尺的一端要用力压住10.要让正在发声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应该()。A.立刻用手捂住锣,使锣面不再振动B.停止敲击C.用手捂住锣槌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1.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的振动,并通过这些()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2.大量事实证明:声音因物体振动而()。振动停止,声音()。3.用同样的力敲打长短不同的两根铁管,长铁管发出的声音(),短铁管发出的声音()。A.高B.低C.强D.弱4.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5.声音能在()体,()体,()体中传播。6.人的耳可以分为()、()、()三部分。7.鼓膜很()而且有(),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8.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量拨动时,橡皮筋拉得越紧,声音越(),拉得越松,声音越()。(选填“高”或“低”)9.在我们的周围,声音无处不在。我们的喉咙有一个能发出声音、控制自如的器官是()。10.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的耳朵无法感受到超声波,而蝙蝠不但能听到超声波,还能通过鼻腔发出超声波。()2.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3.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低。()4.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说明橡皮筋没有发生变化。()5.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是因为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6.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7.用力敲击鼓面发出的声音高。()8.在任何场所我们都要大声说话,防止别人听不清。()9.水里发出的声音我们是不可能听到的。()10.当雨落入水中,水纹呈波形散开这是我们可以听到“滴答”声。这说明声音是以水波为载体传入我们耳朵的。()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将下面耳朵的结构和其所具备的功能连在一起。鼓膜收集声波耳廓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神经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外耳道传递声音五.填表题(共2题,共12分)1.想一想,坐在教室里你能听到哪些声音?2.观察物体是否发声。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同根弦发出的声音高低变化的规律是什么?2.图中是一种常见的听诊器。人体内微弱声音为什么能清晰地传递到医生的耳朵中?3.自制小乐器分为几个步骤?依次是什么?4.如图,请你提出两个与“橡皮筋发出声音”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5.为什么女生的音高比男生高?七.材料题(共3题,共19分)1.写出下图各部分的名称。2.小明有3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钢管,小丽说:“我可以闭上眼睛,只通过用相同的力敲击钢管就可以判断它们的粗细。”请解释其中的原理。3.用三个塑料袋分别装上沙子、水和空气封口,将三个塑料袋分别放在桌子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塑料袋上,捂住另一只耳朵。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击桌面。请分析隔着哪个塑料袋听到的声音效果好,并试着排序。八.综合题(共5题,共42分)1.探究钢尺发声强弱与振动幅度的关系。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约20厘米。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不同的力拨动,听声音的不同和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的大小。实验发现:用力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发出的声音();轻轻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的强弱与()有关。2.看图回答问题。如图所示是小提琴的4根弦,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