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唐代诗人杜甫在《赠花卿》中有这样的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句诗形容声音()。A.很悦耳B.很刺耳C.很高2.唐代诗人张继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描述了客船中的人听到远方的场景。此时听到的钟声是通过()传来的。A.水面B.客船C.空气3.敲锣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A.锣面B.槌C.手D.地面4.想要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A.B.C.5.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C.声音传播中遇到墙壁的阻挡就停止传播D.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慢6.往保温瓶里倒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高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高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高保持不变,声音越来越大7.用越大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越()。A.强B.弱C.没有变化8.在我们耳朵里,时时刻刻都在接收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的结构是()。A.鼓膜B.听小骨C.听觉神经9.声音在()中不能传播。A.水B.真空C.木尺10.声音在物质中的传播效果,从强到弱,依次是()。A.固体、液体、气体B.固体、气体、液体C.气体、液体、固体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尺子伸出桌面(),发出的声音()﹔尺子伸出桌面(),发出的声音()。2.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能听到(),并能从它那里获得很多。3.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物体振动幅度越(),声音越弱。4.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5.()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依靠它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声音。6.我们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传播的。7.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发出的声音越();物体振动得越(),发出的声音越()。8.耳郭,又叫耳廓,它的作用是()。9.铝片琴上的铝片长短是不同的,敲击长的铝片发出的声音比较(),敲击短的铝片发出的声音比较()。10.声音是以()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当()遇到物体,会使物体()起来,声音就是这样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宇航员在月球上能够交流,依靠的是电子通信设备。()2.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3.有些物体发声时,我们看不到它在振动,这说明有些物体可以不振动发出声音。()4.在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动听,有些声音嘈杂刺耳。()5.在制作乐器时,可以不用设计图,想怎么做就怎么做。()6.在一根笔直钢管的一端敲一下,耳朵靠在另一端可以清晰地听到声音从钢管那端传过来,说明声音是沿直线传播的。()7.雷声是通过雨水的振动传到我们耳朵里的。()8.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幅度越大。()9.其他条件相同时,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低。()10.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弦振动的部分越短,音高越高。()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把下列对应的内容连起来用力拨动橡皮筋听到的声音弱轻轻拨动橡皮筋听到的声音强弹拨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尺子听到的声音高弹拨伸出桌面距离短的尺子听到的声音低五.填表题(共2题,共22分)1.根据你对耳朵的了解,完成下表。2.完成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图中是一种常见的听诊器。人体内微弱声音为什么能清晰地传递到医生的耳朵中?2.用手拍桌子时,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想一个好方法让我们感受桌子的振动吗?3.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4.我们通常用哪些词来描述听到的声音?5.如图,请你提出两个与“橡皮筋发出声音”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七.材料题(共3题,共16分)1.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做了个“土电话”。之后俩人相距5米,一端的小明轻声讲话,另一端的小刚也能听得很清楚,为什么?在用“土电话”时,如果其中一人用手捏住棉线,另一个人就听不到声音了,为什么?2.用三个塑料袋分别装上沙子、水和空气封口,将三个塑料袋分别放在桌子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塑料袋上,捂住另一只耳朵。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击桌面。请分析隔着哪个塑料袋听到的声音效果好,并试着排序。3.夏天的夜晚,我们经常能听到蟋蟀的叫声,可是,你知道吗?只有雄性蟋蟀会叫,雌性是不会叫的。而且,蟋蟀的叫声不是从口中发出的,而是靠翅膀的摩擦来发声的。在雄性蟋蟀的前翅上,有旋涡纹状的翅膜,一边翅膀长着锉刀状的翅膜——弦器,另一边翅膀长着较硬的翅膜——弹器。当这两种发音器相互摩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