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诗》的教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古诗》的教案1活动名称:咏鹅活动目标:1、在掌握古诗《咏鹅》的基础上,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与浓浓诗意。2、用动作、绘画等形式表现歌曲的意境。3、体验文学、动作、色彩等艺术美带来的愉快心情。活动准备:1、已会念古诗《咏鹅》,初步了解作品大意。2、人手一盒彩笔,白纸一张。活动过程:在《杨柳青》乐曲声中进教室。1、复习歌曲《小蝌蚪》。(1)唱出歌曲中的三拍子、两拍子节奏。(2)进行歌表演。2、欣赏歌曲《咏鹅》。(1)集体念古诗《泳鹅》。(2)倾听欣赏歌曲。(3)讨论歌曲特点:歌曲中有的地方很连贯,有的地方很断顿,就像看到:鹅伸着脖子向天嘎嘎地叫,像唱歌一样。雪白的身体浮在碧绿的水面上,鲜红的脚掌在清清的水里划着,泛起阵阵波浪。(4)重复倾听。进一步感受其优美旋律。(5)边听歌曲,边做即兴动作。在歌曲录音的反复播放中,幼儿即兴画出歌曲的内容,并在画完后,边看自己的作品边跟随歌曲轻声哼唱,表达活动带来的愉悦。在活动的开始环节,采用让幼儿直接观察、欣赏《幼儿用书》的方式,感知画面的内容,并根据古诗内容进行提问,让幼儿对古诗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活动的最后环节,让幼儿欣赏歌曲咏鹅。活动反思:《咏鹅》是一首深受孩子喜爱的唐诗,诗中的小白鹅形象生动,情境的描述虽然寥寥几笔,但富有情趣,想像的空间很大;歌曲的旋律天真活泼、简单易学。词曲结合在一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这首歌曲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孩子很容易学会,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我把创作表现作为重点,目的就是想利用儿童思维的`特点,启发他们运用多种形式来对歌曲的情境进行感悟和探索。其实做法只是在“学科综合”的理念下,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自由选择表现形式。如在朗诵创作组中,我引导孩子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朗诵,将已有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效果不错。在歌舞创作组中,我为孩子提供鹅的头饰及皱纹纸,孩子们在表演中利用头饰、皱纹纸自制道具,增加了舞台的气氛,而这种表演方式让他们兴趣倍增。《古诗》的教案2一、知识备查,扫清障碍1.作者简介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唐朝一个“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的诗人是谁呢?预设:刘长卿(出示课件15、16)刘长卿(?—789),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为官两度遭贬,最后官职是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诗多写官场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风格简淡。长于五言,称为“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贾谊是西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为被权贵中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来虽然被召回京城,但是得不到重用,之后担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亦抑郁而终。2.诗歌背景教师:了解本诗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本诗背景。预设:(出示课件17)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至7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想到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吟咏出这首七言律诗。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同学们,下面我们把诗歌疏通一下,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和读音。(学生听读诗歌范读,朗读诗歌,注意朗读停顿。)(出示课件18)朗读提示: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zhéhuàn)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学生对照注释,疏通诗歌大意。)(出示课件19)长沙过①贾谊②宅刘长卿三年谪宦③此栖迟④,万古惟⑤留楚客⑥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⑦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⑧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预设:①过:拜访。②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③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④栖迟:停留,居留。⑤惟:只,仅仅。⑥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⑦汉文:指汉文帝刘恒。⑧吊:凭吊。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2.翻译诗歌。(出示课件20)(学生同桌讨论翻译,教师适时点拨译文。)预设:三、细读古诗,精读细研教师:同学们,仔细阅读本诗的每联,然后分别对每联进行讨论赏析。1.首联(出示课件21)诗句展示: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教师:首联点出本诗诗眼“悲”,奠定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