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经管励志 / 文档详情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docx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树立健康、远大的人生目标。2.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文章层次清晰、思路严密的特点。教学过程【预习】导入:在语文里,我们邂逅大师。今天我们来听一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为我们讲一讲人生的境界。默读课文,做批注朗读课文一、理解人生境界的含义1.课文的题目为“人生的境界”,那么什么是人生的境界?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人做某事时,他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第1段)2.作者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哪4个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划分依据:根据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解程度来划分。3.根据课文内容,分别给四种人生境界做注释,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对这四种人生境界的理解。自然境界:对自己所做的事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功利境界:觉解到为自己而做各种事。道德境界:觉解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要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天地境界:觉解到自己也是宇宙的一员,要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4.“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那么,怎样才能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阅读第7,8段,回答这一问题。通过哲学,觉解到他的行动和生活中的道德原理,达到道德境界。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达到天地境界。二、把握文章思路1.本文是一篇学术随笔,也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要理解文章思路,先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概括每段内容),然后划分段落,写大意。第1段:人生境界的含义及分类。第2段:最后一句。第3段:最后一句。第4段:最后一句。第5段:最后一句。第6段:总结四种人生境界的内涵和价值。第7段: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方法。第8段:最后一句。第9段:强调天地境界是一种超越。第10段:进一步总结人生最高境界的特点。第一部分(1-6):阐述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总(1):人生境界的含义及分类。分(2-5):分别阐述人生的四种境界。总(6):总结四种人生境界的内涵及价值。第二部分(7-10)提高人生境界的途径。2.写作特色:层次清晰,思路严密。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1、理解人生四种境界的内涵;2、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教学方法:采取自读质疑、小组讨论和全班共同研究的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林语堂先生30年代曾感慨地说:“今天我们所有的哲学都是一种远离人生的哲学,它差不多已经自认没有教导我们人生意义和生活智慧的意旨。”假如林语堂先生看到了冯友兰先生的哲学论文《》,他会不会这样说呢?我想,他绝对再也发不出这样的感慨吧。(学生初读哲学论文,一般会为哲学的深奥玄妙而望而生畏。这样导入,可以使学生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激发阅读兴趣,消除畏难心理)二、简介作者(略,并让学生看插图)三、阅读课文思考练习一四、研读课文1、整体把握(1)全文阐述了什么问题?明确:文章论述哲学的任务。(还可以继续这样发问:文章为什么不以“哲学的任务”为题,而以“”为题呢?明确:前者比较抽象玄妙,后者比较具体形象,和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更能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2)哲学的任务是什么?(略)(3)说到人生境界,作者划分出四种,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略)(4)请用自己的话说上四境界的内涵(略)2、关于四境界结合你对四境界的理解,谈谈你对下面文字的认识。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识天工,安知帝力?”“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之则:自然法则或社会法则)B、“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C、“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吗冰河入梦来。”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切恶乎待哉?(这题意在加深学生对四境界内涵的理解)明确:A句反映了古人尽管遵循自然法则,但不知不识这些法则,对这些法则无觉解,其境界属于自然境界。B句以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为读书目的,其动机是利已的,其境界是功利境界。C句表现了作者不以己悲,岁年老体衰仍不忘驰骋疆场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是道德境界。D句顺应万物本性,达到物我一体,其境界是天地境界。3、质疑讨论主要有:(1)“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不也是一种知识吗?为什么说“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明确:注意“知识”前面的定语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