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践活动《剪纸》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剪一剪”保康县黄堡镇岞峪小学朱开翠一、教学背景《剪一剪》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后的实践活动课。这部分教材取材于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剪纸”,设计了两个比较简单的剪纸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剪一剪”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让学生结合图形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发现与创新,让他们享受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活动目的:1、通过剪一剪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观察图形的形成过程,探索剪纸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感受图形的平移和旋转。3、留给学生创作的空间,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创作喜欢的图案,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1、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感受图形的平移和旋转。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动手实践操作法、小组讨论法学具:剪刀、彩纸(长方形、正方形)、固体胶、铅笔等。课前准备:课件、剪纸作品二、教学设计:一、前置学习。1、激趣引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剪纸作品,你们想看吗?生:想!(师出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师: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被喻为“民族艺术之花”。老师收集了一些剪纸艺术作品,请同学们欣赏。(课件展示:剪纸艺术作品)师:同学们,这些剪纸作品漂亮吗?生:漂亮!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啊?生:想!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剪一剪。(出示课题:剪一剪)[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形,可以激发起所有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通过提问,激发他们对剪纸的喜爱和探究剪纸方法的愿望。2、引发探究,形成问题。二、交流释疑。1、单一对称小人的剪法。师:这里有个小人,你会剪吗?该怎么剪?(让学生说一说,并演示:纸对折,画好半个小人)师:拿好桌上的纸,做好准备,开始动手吧。(学生动手剪,教师边巡视边选择几个学生作品,进行讲评。)师:这是几个小朋友刚才剪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有什么想说的?(让学生自由说)师:有的剪的很成功,有的有些缺点。但是,他们都剪出了完整的小人。(慢)为什么只画半个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呢?你能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吗?是不是只画半个人,就一定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小人呢?为什么?找刚才出错的小组说一说在画半个小人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并演示给大家看看。[设计意图]:对称图形是本节课的基础、起点。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是在学生认识对称图形,会剪一个对称图形的基础上建构的。2、多个并排排列的小纸人的剪法。(1)尝试讨论:师:老师这里也只画了半个,你知道剪出什么了吗?看,老师剪出了2个、4个、8个,甚至更多的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师:你会吗?有什么方法?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多折几下,真能剪出这样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吗?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剪一剪!(学生动手尝试,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展示探究:师:现在,我们来统计一下,剪出手拉手的小人请举举手。很多人都成功了。表扬一下自己。不过,刚才老师还看到,有几个小朋友剪成这样了,有的剪成这样,还有这样的。逐个出示错误剪法。师:怎么会剪成这样?我们来帮他们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能剪出正确的手拉手的小人?(手指黑板上的几串小人,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师:四人小组互相讨论一下。(讨论后,叫一个小组上台汇报讨论结果。)师:你们组有什么好办法?这里有张纸,你们可以边说边示范。(生说)师:其他人有补充吗?师拿纸演示并小结:看来,我们还是要找准小人的对称轴,沿着对称轴这边画上半个小人,手不仅要画到边,还要剪到边。这样,才能剪出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探究、动手实践,再让成功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不仅给予其他同学启示,也使自己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让成功的学生去帮助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努力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找规律a.学生操作:师:接下来,让我们再用正确的方法来剪一剪,好吗?小组长再发一张彩纸给你的组员。开始动手吧!(生剪,师巡视。)b.反馈:师:剪成功的举手。你剪了几个?师: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