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数学游戏《图形宝宝》说课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数学活动《图形宝宝》。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学习需要分析:现状:宝宝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往往过于单调、抽象。3—4岁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综上所述,我设计了《图形宝宝》这一活动,主要要求幼儿辨认平面几何图形并能进行简单的图形组合,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巩固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感知相同图形,不同图形之间的关系与生活联系起来。二.说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活动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活动最终的归宿。活动目标的制定既要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又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的实际水平,我主要从幼儿认知、技能和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具体如下:目标一:通过画○、□象ΧΧ的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目标二: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象大胆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幼儿语言的完整。目标三: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并能区分长形、正方形、圆形。三.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难点体现了幼儿“学”和教师“教”的主要方向,只有把握好活动的重难点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教法以及学法,使教师有目的地引导“重点”,从而突破幼儿学习的“难点”,本着这样的观念,我设计本次活动重点为:巩固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进行简单的图形组合。难点为:能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图形拼贴。四.活动准备:1.活动前收集象○、□的东西,丰富知识;2.图形娃娃图片若干张3.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若干;油画棒;固体胶;白纸若干。五.说教学方法:我根据活动的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并考虑到数学学科的特点;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择了利用游戏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提问法、观察法、游戏操作法、引导发现法,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能主动进行学习。并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玩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六.教学过程1.以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导入活动: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娃娃,看看这些图形娃娃长什么样子好吗?(出示各种图形娃娃,幼儿表述)谁能告诉老师呢?(做举手状)这里运用了提问法,引起幼儿的兴趣,直接具体的了解幼儿对图形的认识的程度。通过观察图形宝宝的形式,引导幼儿巩固对图形的认识。也增强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为下面的环节奠定了基础。2.观察活动观察、认识图形宝宝:老师放映图片引起幼儿关注。(请图形娃娃作自我介绍,老师拿着正方形,长方形图片模仿)“小朋友,我的名字叫正方形,我的名字叫长方形,我有4条边,4个角,我也有4条边,4个角,我们俩有点像,有的小朋友总是把我们认错,小朋友请你找一找我们有哪个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又长的不同呢?”这里运用了观察法,使幼儿引起对图形的关注,对图形的特征能够更加明了,也为后面的操作做了铺垫。引导幼儿操作图形,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自己找自己说,教师及时提示,正确区分两个图形相同点和不同点。“小朋友真聪明,我们都有4条边,4个角。4个角都一样大,这是我们相同的地方。但是正方形的4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这是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小朋友现在都认识我们了,下次看到我们时一定不要叫错我们的名字啊!”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绘画,引出本活动的难点,使幼儿在看看、说说、做做中了解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为突破难点做了铺垫。3.游戏活动在这一环节中小朋友用这些图形宝宝自己变一变,粘在一起,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内容。这里运用了游戏操作法,《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样做,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进一步了解了幼儿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教师个别指导。同时也给予不同发展水平孩子们表现的机会,在操作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4.引导发现,从兴趣入手。我们今天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你能在我们的教室里、幼儿园里找到它们吗?(带领幼儿在幼儿园各处找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活动结束。)这里运用了引导发现法,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几何图形,还感受到了数学活动的趣味性,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随着新《纲要》的进一步实施,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也为我们教师开启了一片教育新天地。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