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232.5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性质I1和I2与Z的关系●原子结构参数分为两类:一类与气态自由原子的性质关联,如I、Y、原子光谱线波长等,与别的原子无关,数值单一;另一类是用来表征化合物中原子性质的参数,如原子半径,因原子并没有明显的边界,原子半径在化合物中才有意义,且随化合物中原子所处环境不同而变。●原子半径的数值具有统计平均的含义,原子半径包括:共价半径(单键、双键、三键)、离子半径、金属半径和范德华半径等等。3.原子的电离能衡量一个原子(或离子)丢失电子的难易程度,非常明显地反映出元素性质的周期性。由图可明显反映出各族元素的化学性质:(1)稀有气体的I1总是处于极大值(完满电子层),碱金属的I1处于极小值(原子实外仅一个电子),易形成一价正离子;碱土金属的I1比碱金属稍大,I2仍较小,所以易形成二价正离子。(2)除过渡金属外,同一周期元素的I1基本随Z增加而增大(半径减小);同一族中随Z增加I1减小;因此周期表左下角金属性最强,右上角元素最稳定。(3)过渡金属的I1不规则地随Z增加,同一周期中,最外层ns2相同,核电荷加一,(n-1)d轨道加一电子,所加电子大部分在ns以内,有效核电荷增加不多,易失去最外层的s电子。(4)同一周期中,I1有些曲折变化,如,Be,N,Ne都较相邻两元素为高,这是因为,Be(2s2,全满),比Li的I1高,B失去一个电子后为2s22p0(s全满,p全空),I1反而比Be低;N为2s22p3,I1高;O失去1个电子变为2s22p3,I1比N小;Ne为2s22p6。(5)I2总是大于I1,峰值向Z+1移动;碱金属的I2极大;碱土金属的I2极小。4.电子亲和能●Pauling的电负性标度(p):以F的电负性为4.0作为相对标准,由一系列电负性数据拟合,得出经验方程:A-B=0.102△1/2;A-B表示A-B键中A原子和B原子的电负性差,△表示A-B键键能与A-A键和B-B键键能的几何平均值之差。例如,H-F键的键能为565kJ•mol-1,H-H和F-F键的键能分别为436和155kJ•mol-1,它们的几何平均值为(436×155)1/2=260。△=305kJ•mol-1,则H的电负性为B=4.0-0.102×(305)1/2=2.2●Pauling的电负性标度是用两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生成焓(键能)的数值来计算的,△是测定电负性的依据。▲Mulliken(穆立根)的电负性标度(M):M=0.21(I1+Y),I1和Y的单位需用eV,均取正值。例如,F的I1=17.4eV,Y的数值为3.399eV,∴M=4.37■Allred(阿尔雷特)和Rochow(罗昭)的电负性标度(AR):AR=3590Z*/r2+0.744,r为共价半径(pm),Z*=Z-,可按Slater法估算。例如,F:1s2∣2s22p5,=6×0.35+2×0.85=3.8,r=72pm,∴AR=4.34◆Allen(阿伦)的光谱电负性标度(S):基态时自由原子价层电子的平均单电子能量,用下式计算主族元素电负性的绝对值:S=(mp+ns)/(m+n)。m和n分别为p轨道和s轨道上的电子数,p和s为价层p轨道和s轨道上电子的平均能量(电子结合能)。上式算出的电负性以eV为单位,为与Pauling电负性标度拟合,需乘以(2.30/13.60)因子。例如,对于F,m=5,n=2,p=17.4eV,s=37.9eV,∴S=3.93●周期表中电负性的特点:金属的电负性小,非金属的电负性大,=2可作为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点;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加,同族从上到下电负性减小;电负性差别大离子键为主,电负性相近的非金属元素以共价键结合,金属元素以金属键结合,还有过渡性化学键,电负性是研究键型变异的重要参数;Ne的电负性最大(4.79),几乎不能形成化学键;Xe(2.58)比F和O的电负性小,可形成氟化物和氧化物,Xe和C的电负性相近,可形成共价键。6.相对论效应对元素周期性质的影响◆相对论的稳定效应:重原子由于运动速度快,质量增大,轨道半径收缩而使能量降低的效应。按Bohr模型,H原子1s电子:mv2/r=e2/40r2,mvr=nh/2,则,mv=nh/2r∴v=e2/40r(2r/nh)=e2/20hn,n=1,用原子单位,v=1au=2.187×106m/s只有光速的1/137,此时m为m0的1.00003倍,差别不大。对于原子序数为Z的原子,1s电子的平均速度为v=Z/n=Zau,速度增大Z倍。如Hg原子,Z=80,m=1.23m0,由于r=n2h20/me2Z,m增大,r收缩。由于正交性,2s,3s,4s,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