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厘米的认识说课稿《厘米的认识》说课稿一、说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厘米的定义,掌握厘米的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数据。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二、说教学内容1.教学重点:厘米的定义及长度单位的换算。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使用直尺进行精确测量。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厘米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三、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典型的实验操作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成清晰、完整的认知结构。采用讲解法,结合多媒体课件,系统地阐述厘米的概念、特点和适用范围。采用实践操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测量方法和技巧。2.学法:观察法:通过观察直尺和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实践法: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长度,如书本、铅笔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向学生介绍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新课学习(25分钟)讲解厘米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厘米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并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通过示范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组织小组合作和实验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心得。引导学生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练习,加深对厘米和其他长度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3.巩固练习(10分钟)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计算题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注重题目多样性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展示部分优秀学生作品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4.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强调厘米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找一件物品,并用直尺测量它的长度并记录下来;或者让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并计算与去年相比增长了多少厘米。五、说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2.实践操作评价:通过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3.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数量和速度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努力程度。厘米的认识说课稿(1)《厘米的认识》说课稿一、说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厘米的定义,掌握厘米的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数据。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二、说教学内容1.教学重点:厘米的定义及长度单位的换算。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使用直尺进行精确测量。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数学走向科学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三、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建立对厘米的直观认识。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测量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采用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2.学法:观察法:通过观察身边的物体,引导学生发现长度单位的需求和特点。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厘米的概念。实践法: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测量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物,如书本、文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长度的单位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厘米的认识。2.新课讲解(15分钟)向学生介绍厘米的定义,即长度单位之一,1厘米等于1100米。向学生展示厘米的样例,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厘米的长度。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让学生观察直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