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音阶中音最高的是()。A.哆B.发C.索2.下面不能用于描述声音的是()。A.高、低B.强、弱C.多、少3.不是耳朵的结构是()。A.耳郭B.外耳C.中耳D.内耳4.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尖”,表明他说话的()。A.音量大B.音调高C.声音好听5.假如两个人在月球上散步交流,必须要()才能顺利进行。A.大声说话B.使用无线电设备C.小声说话6.声音在()中不能传播。A.水B.真空C.木尺7.人的耳郭有()的作用。A.收集声音B.产生振动C.传播声音8.耳蜗和听觉神经属于()。A.内耳B.中耳C.外耳9.小闹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给我们的?()A.闹铃→空气→耳朵→闹钟的外壳B.闹铃→空气→闹钟的外壳→耳朵C.闹铃→闹钟的外壳→空气→耳朵10.敲击下图三根铁钉,发出声音最高的是()。A.B.C.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上课时,老师的声音是通过()(填“固体”或“空气”)传入同学们的耳中的。2.拔动钢尺、()都能发出声音,同时看到物体在()。3.我们可以用碗、()等材料制作小乐器。4.()的弦,()的弦,振动频率(),音高()。5.我们人耳里面的()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6.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发出声音的。7.音量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音高则是由物体振动的()所决定的。8.内耳中有一个像蜗牛模样的物体,我们称它为()。里面充满了液体、布满了神经末梢。9.声音可以在()体、()体、()体中传播,它以波的形式传播。10.物体振动的()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声音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在气体中不能传播。()2.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3.敲击过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出现许多波纹,说明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4.声音的音高与振动快慢有关,音量与振幅大小有关。()5.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而且,只要鼓声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6.在月球上,如果不借助其他装置,将听不到任何声音,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7.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8.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幅度越大。()9.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高来描述。()10.外耳包括耳道和鼓膜两个部分。()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将下面耳朵的结构和其所具备的功能连在一起。鼓膜收集声音耳郭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道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听觉神经传递声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五.填表题(共2题,共18分)1.猜想: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物体振幅越小,声音越()。实验器材:钢尺,桌子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填写表格。实验结论是什么?2.想一想,坐在教室里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六.简答题(共5题,共27分)1.用手拍桌子时,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想一个好方法让我们感受桌子的振动吗?2.想一想,上课时坐在教室里能听到哪些声音?坐在教室里能听到的声音有?3.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4.如图,请你提出两个与“橡皮筋发出声音”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5.我们怎样保护自己的听力?七.材料题(共3题,共22分)1.下图是乐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1、这是模拟()的装置。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B.耳朵鼓膜振动C.液体溶解2、实验中敲击普叉发出的声音通过()传到气球皮上。A.音叉B.空气C.杯子3、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A.被音叉吸引B.不动C.在气球皮上跳动4、实验时用力敲音叉,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幅度与轻敲时相比,()。A.跳动幅度小B.跳动幅度大C.一样5、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耳朵里的(),它就像这个气球皮一样很薄,而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收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A.耳道B.鼓膜C.听小晋2.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诗句。意思是粗弦嘈嘈,好像是疾风骤雨,细弦切切,好像是儿女私语。根据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弦的粗细对音高有什么影响?还有哪些因素能影响音高?3.夏天的夜晚,我们经常能听到蟋蟀的叫声,可是,你知道吗?只有雄性蟋蟀会叫,雌性是不会叫的。而且,蟋蟀的叫声不是从口中发出的,而是靠翅膀的摩擦来发声的。在雄性蟋蟀的前翅上,有旋涡纹状的翅膜,一边翅膀长着锉刀状的翅膜——弦器,另一边翅膀长着较硬的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