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PAGE\*MERGEFORMAT22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2页语文古诗教学反思语文古诗教学反思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古诗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语文古诗教学反思1一、教材解读《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泊船瓜洲》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长相思》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二、设计意图及不足:对于古诗教学,我觉得应让学生多读古诗,从读古诗中谈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但我在讲古诗词三首时,让学生读的少,学生没有从古诗中找出重点词来理解古诗的意境,而对诗人当时写古诗的背景更理解不透,弹不出自己的感受,读不出自己的感受。以后再讲古诗词这样的课文,我会让学生从中找重点词、句来表达古诗的意思,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小组讨论,谈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激起学习古诗的兴趣。语文古诗教学反思2教学预设目标: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2、认识"所1、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预设目标:1、学习古诗《所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一、激趣导入1、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诗背给大家听。2、揭题,释题。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二、初读课文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如:?3、学习生字。(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3)同桌对读,检查。三、精读课文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4、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6、理解诗意。(1)出示课文插图。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C、齐读诗句。(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齐读诗句。(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配上音乐)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四、读诗想画面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五、写字指导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范写"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