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厘米的实际长度。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教材先说明尺子的用处,之后让学生看着自己的小尺子,认识1厘米、2厘米……的长度。例1,是用尺子录图钉的长度。使学生初步感知1厘米的大致长度。例2.安排了让学生录一条线段和录自己手指宽度的实际动手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以加深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例3.是量纸条的长度。使学生知道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例题和综合应用练习。使学生初步学会量物体的长度。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的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顺应学生认知规律。渗透学法。本课认识I厘米和几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用厘米量三个知识点的教学。我都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像、抽象概括、实践创造”的模式进行。创设一系列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水到渠成地掌握新知。2.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细致、到位。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形成技能。3.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学情分析】本节课学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用厘米录。学生对物体的长度己有初步的认识。但这节课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必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长度概念。学会录长度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教学难点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学目标】1.使学生筛得测最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并学会用厘米录比较短(整厘米长)的物体的长度。2.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初步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观点。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学生尺子。学生指、比、找所用的卡片。学生准备:学生尺子、剪刀、图钉、线、宽I.厘米的白纸条、小棒、彩条卡片(黄彩条长8厘米。红彩条长5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小方块、数字卡片、反馈牌等。【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电脑显示:两条线段。一根长10厘米。竖放;另一根长11厘米。横放。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条线段。哪根长?哪根短?学生可能猜竖放的长。也可能猜两根一样长。设问:用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它们的长度呢?【设计意图】:开课。通过比较线段的.长短。使学生回忆己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得出要知道物体的长度。需要用尺子最。二、探究新知(一)认识刻度尺教师提出问题,折导学生分组讨论。电脑显示讨论题:1.拿出你们的尺子。认真观察。比一比、找一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2.关于这些共同点。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讨论中。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4.师生评价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天天使用的尺子入手。让学生看一看、指一指、比一比、说一说、找一找。指导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从变化多样的表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同时也提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契机。便于学生进入积极探求新知的状态中。(二)认识厘米1.1厘米有多长?请大家尝试着在尺子上指出来。2.电脑显示从0到1,从1到2.从2到3……每段的长都是I厘米。通过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出:每相邻两条较长的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3.从0到2.这两条刻度线之间有几厘米?从0到3呢?从0到5呢?你的尺子上一共有多少厘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你可得出什么结论?教师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归纳整理文言知识。养成文言阅读习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开设辩论赛,激发学生对于仲永的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正确理解文言内容。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成才观。【教学重难点】重点:文言实词的读音及含义,训练文言阅读理解能力。难点:使学生认识到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教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讲述《江郎才尽》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为何会江郎才尽?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并顺势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同样是和后天学习重要性有关的`文言文《伤仲永》。二、整体感知引出课题,了解作者,顺带理出“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品。三、深入研读1、朗读阶段:采用吟读法,全班小声准备。学生个别试读。全班齐读,教师加以点评。2、结合注释,梳理文意。(本阶段引出“异、难、同”已知归纳方法,调板学生上台写些自认为符合要求的字词句,而后加以点评、梳理。)四、研读课文。1、本文讲述一个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