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树之歌教学反思树之歌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树之歌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树之歌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1、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背诵课文。2、认识“木”字旁,了解不同树的特点。3、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树的特点,热爱并保护大自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你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认识一下这些树朋友吧。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做到一准五不。2、在读课文,和同桌小伙伴比比谁读得通顺。3、小声读课文,找到课文中出现的树宝宝,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三、读认生字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2、去掉拼音检查。3、观察梧、桐、枫、松、柏、桦、杉、桂有什么相似点。他们都是“木字旁”的字,都与树木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字?4、书写指导“枫”指导顺序:1、笔顺。2、压线。3、起笔。5、交流识记其他生字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四、指导朗读课文1、看图识树朗读。(1)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杨树高,榕树壮。结合图片理解“高”和“壮”的特点。(2)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梧桐树叶像手掌。借助比喻句理解梧桐树叶的形状。可以说一说,你还知道什么树叶,用一个比喻句说说它的特点。(3)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枫树秋天叶儿红。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可以借助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来理解。(4)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松柏四季披绿装。可以引导学生赞美松柏耐寒的特点,理解其精神。(5)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木棉喜暖在南方。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6)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桦树耐寒守北疆。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7)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银杏水杉活化石。明白活化石的含义。是指这种树古老而又稀少。(8)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金桂开花满院香。理解桂子花开香飘十里的特点。2、表演读课文。五、我是小诗人。柳条弯弯____桃树花开____银杏叶儿____六、拓展延伸:请小诗人们课下收集更多树宝宝的知识,写一首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吧!树之歌教学反思2《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教学本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一对应,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这首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洋溢着浓浓的情趣。所选的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学习完课文,我又进行了拓展延伸,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树木,让孩子们说说这些树木的特点,并有意识地模仿《树之歌》说一说。比如“杨树直,榕树茂,柳叶弯弯像眉毛。”“榆树高、槐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石榴开花红似火,桂树花开十里香。”激发了学生的说话热情。于是我趁机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写了一个小节的诗,并布置了当天日记为仿写《树之歌》。树之歌教学反思3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学本课时,我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拍手歌》一课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边吟边唱边玩,让他们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既达到了识字的效果,又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收获颇丰。树之歌教学反思4《树之歌》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是识字教学,本课的生字比较多,而且大多数都是带有木字旁的字,在识字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认识形声字。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并且找出带有木字旁的这些字都与什么有关系?这样分类学习生字就容易多了。借助图片让学生了解各种树的样子及特点。并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认识的树有哪些?这些树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我认为这堂课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