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目的:掌握本诗的意象“雨巷”和“姑娘”,理解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一,导入播放歌曲“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同学们,觉得这首歌好听吗?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雨巷,寻找一位丁香姑娘。二,教学步骤(一)介绍作者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复旦的前身)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强调法国象征派,朦胧美的象征诗,对后面解读有一定帮助)朗读1,划分节奏,全班齐读一次,目的在疏通2,老师朗读一次,配乐,目的把学生带入浓浓的情感世界。3,学生自由朗读,五分钟。朗读完让学生起来朗读,第一位同学读第一节,并进行指导(第一节的感情是忧愁,惆怅的,如何读出忧愁的感觉呢,把语气放低点,延长点。“悠长,悠长”这两个词要读出悠远的感觉,读完第一个悠长,停一下,放轻点,读第二个悠长,延长点。“我希望”要读出比较有点急切,但是这种急切又很轻,就把声音提高点。)第二个同学,读二,三节。(丁香一样的颜色和芬芳,要读比较轻快,因为颜色和芬芳是美好的事物,而忧愁则读的低沉点。)第三位同学读四,五,六节。(静默地走近要读得轻且缓,把轻缓的脚步声读出来。“像梦一般的”两句要读轻点,有梦的感觉,同时又点忧愁。“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这一句中“远了”重复出现,前一个“远了”应读得稍重,后一个“远了”要轻读,读出丁香姑娘虚无飘渺的身影渐渐远去的感觉,读出诗人心中的无限怅惘。)第四位同学读第七节。(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呼吁,带着忧愁的感情读)4,经过指导,再给同学们三分钟,自由朗读,并思考黑板上的三个问题。第一,本诗的两个核心意象是什么?第二,诗人为什么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呢?第三,诗人为何而惆怅呢?文本研读本诗的两个核心意象是什么?(明确:雨巷和姑娘。)雨巷的特点:悠长,寂寥。让人无限惆怅。姑娘的特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哀怨又彷徨。让人觉得,姑娘既美好又哀怨,姑娘是个矛盾体。诗人为什么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呢?诗中写到“我希望逢着丁香一样的姑娘”。可见,诗人在雨巷独自彷徨的原因就是想要遇见丁香姑娘,那丁香姑娘有什么魅力呢?上个问题中,我们已经知道,这位丁香姑娘是个“矛盾体”,她美好又哀愁,那诗人为什么还着迷呢?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美好又哀怨,就像是什么呢?可以联系课后题二。爱情,爱情让人很快乐,但是两个人吵架或者分手便会让彼此非常痛苦。理想,理想是一个希望,能让我们看到未来的光芒,但是如果理想破灭,我们就会很痛苦,无限哀怨。这就是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展示背景。背景一,戴望舒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他们以为找到实现理想的方式,但是发生了“四,一二”政变后,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戴望舒的理想一下子就破灭了。隔年戴望舒便写下了这首诗。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丁香姑娘就象征着理想,而雨巷则象征着黑暗的时代。背景二,据载,“四,一二”政变后,戴望舒避难松江期间,戴望舒结识了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并为之倾倒,甚至到了茶饭不思、神魂颠倒的地步。戴望舒对施绛年频频示好,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但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对于戴望舒的追求,施绛年不以为意,故作不解。爱情上的挫折让戴望舒郁闷异常。诗中的梦中邂逅可以理解为这种现实情感挫折的心理缓释。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丁香姑娘则象征着爱情。由此,我们可知诗人为何而惆怅吗?(为理想,或者为爱情的破灭而惆怅)但是仅仅为爱情或者理想的破灭而惆怅吗?还有可能为其他的原因吗?也许,从“像我一样地”,这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诗人把自己和丁香姑娘融为一体,丁香姑娘的哀怨惆怅就是诗人的哀怨惆怅,诗人和丁香姑娘一样,在雨巷里,为寻找自己的未来而迷茫。为寻找自己的爱情而哀伤。也许,诗人在大都市呆久了,想到如果能在江南小镇里邂逅一位美丽的姑娘,是多么的美好呀。总结:对于诗歌的解读是多样的,对其他有理解到位的同学给予肯定,文学作品的主旨固然要受特定历史时代的影响,而真正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作品一定是跨时代的,穿透历史烟云,依然给后世的读者们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体验。这一点《雨巷》做到了。抛开戴望舒自我生存境况,抛开那个特定的时代,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