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伟大的悲剧》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伟大的悲剧》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伟大的悲剧》教案1设计思路首先,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快速默读课文(在十分钟内默读完)紧抓课文的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的能力。其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让学生围绕选题自由选点品析,并运用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第三,重点朗读体现主旨和充满情感的句段,让学生直接与作品对话,激发学生主体感受,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第四,发散思维的有效训练,多侧面地探究主旨,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力求使他们的思维有所拓展和创新。教学时数两课时。预设目标1、收取信息,概括要点,梳理故事发生的整个过程。把握文章中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2、学习积累文中出现的生词、成语,品味文章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3、感悟南极探险队员所折射的人文精神,理解南极探险的悲剧意义。教法学法默读法、朗读法、复述法、竞赛法、讨论法、质疑法、问答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根据需要选有关资料。2、准备幻灯片。学生准备:1、收集有关南极资料。2、预习课文,使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略读全文l、默读课文,十分钟内读完。2、按时间顺序,勾画关键时间词。3、按人物故事,勾画文中关键人物。二、理清思路第一部分1—2段(1912年1月16日至1月18日)斯科特一行五人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第二部分3—13段(1月18日至3月29日)斯科特一行在归途中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最后一个个悲哀地死去。第三部分14—16段(10月29日至11月12日)基地伙伴寻找英雄的遗体遗物,强调了他们尽管失败了,但却是一个时代的伟大悲剧。三、复述课文1、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明确:恶劣的气候、没有食物、没有热能、心理压力、全靠脚行……2、文章中较详细地描写了哪些探险队员牺牲的情况?你想到了些什么?明确:较详细地记叙了埃文斯、奥茨、其他三人的牺牲情景。学生想到的可能有:人的勇敢和脆弱;探险意味着冒险……四、积累词语1、抄写词语坚持不懈夜不能眠精疲力竭闷闷不乐毛骨悚然耀武扬威洋洋得意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疲惫不堪畏缩不前鲁莽大胆念念有词精打细算2、用下列的词语造句:1、风餐露宿2、语无伦次第二课时一、导语设计上节课,同学们略读了课文,了解了本文的故事情节,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二、回顾课文我们就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抢答竞赛。(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体验文中所描述的特定环境,了解特定环境下的人物。)1、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是哪一天到达南极点的?2、谁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时,还拖着十六公斤重的岩石?3、他们中间谁最先死去?4、奥茨是怎样走向死亡的?5、谁的日记一直写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6、你能说出最后死去的三名探险队员的姓名吗?7、五名探险队员悲壮覆灭是与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到来分不开的,请从文中找出描写了南极恶劣气候的句子。[幻灯](1)荒无人烟的白色雪原上,……(2)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3)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4)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5)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冬季比平常来得更早。(6)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不停的暴风雪,……(7)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8)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三、品读课文,多角度与作品对话1、请同学们选择你感受最深的细节,有感情地朗读,品读中再现英雄的形象,走入他们的心灵,感受作者的挚情。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简析这一细节给你带来怎样的体会与感受。3、以班为单位,分细节进行交流。(1)学生选择情节。(2)学生选择朗读方式。(3)小组代表阐述体会与感受,其他同学补充。(4)老师点拨,归纳。学生可能选择的细节有:(1)斯科特接受为胜利者阿蒙森作证的任务。(2)威尔逊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仍拖着十六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3)奥茨独自走向死亡。(4)斯科特极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四个细节的选择,学生因感受不同,顺序是随机的,应按学生所提供的顺序来赏析,不应拘泥。但每个部分的探讨应深入。在归纳的过程中对学生所谈的环境恶劣、命运悲惨及探险家的精神高尚、伟大进行板书,提升学生对主题的认识。)四、质疑讨论,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1、学生速读课文。2、学生提出问题。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4、以班为单位进行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该怎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