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教案【优】中班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2、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5以内的单双数。3、幼儿能区分单数或双数。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活动准备:2元超市场景、车牌、1--5的代用券、彩笔每人一支、兑奖卷、购物袋子、场地安排重难点:幼儿区分单数和双数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引起兴趣小司机开车去2元超市购物2、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a、教师讲解游戏规则。看一看,你有几元钱?在2元超市你能买几样东西?b、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3、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a、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多的钱吗?b、集体思考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还会剩一张代金卷呢?4、教师小结:a像1、3、5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b从1-5数列里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5、情景游戏:超级大积分a积分卡小顾客们购物后2元超市为小顾客准备了一张积分卡,看看你的积分卡里的分数是单数还是双数?b积分大抽奖:小顾客们进行积分大抽奖看看出现什么数字请你们说出来是单数还是双数。6、活动结束:单双号过桥中班教案篇2设计意图中班幼儿的探究和求知欲已经进一步增强,他们好奇好问,乐于学习和探索。上一阶段,我结合本班开展的"健康宝宝"、"春天"、"保护环境"等主题活动,开展了《健康的皮肤》、《健壮的骨骼》、《我爱运动》、《真高兴》、《春天的保健》、《爱护小树苗》、《我爱环境美》等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小脚是每个孩子都有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却很少有机会去仔细观察它,脚除了会走路,还能做些什么呢?于是我在开展以上主题活动的基础上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音乐、美术、运动游戏等手段去感受、去体验、去实践、并在游戏中萌发对身体的探索兴趣,是我设计和开展这一活动的宗旨。活动准备过程与指导备注1、初步学习用脚画画、撕纸、夹东西等本领,锻炼脚部肌肉。2、能积极探索小脚的本领,培养幼儿保护小脚的意识。3、体验用小脚丫创作的乐趣。1、场地创设春天情景。2、布置污染的小河(内有纸杯、玻璃珠、废纸团、塑料袋、瓶盖等)、皱纹纸、图画纸、颜料、海绵、大树模型、湿毛巾等。2、录音机、磁带。主题系列活动:能干的小脚丫指导:一、动一动小脚丫。1、幼儿自由结伴,玩"脚跟脚尖踢"的游戏。2、听音乐做脚丫放松操。二、认识小脚丫1、你的脚上有什么?动一动、数一数。2、挠一挠、比一比。三、探索活动:小脚丫的.本领1、引导幼儿谈谈小脚丫的本领。2、分组活动:用小脚丫布置春天乐园(1)脚印画--春天的树(2)小脚作画--美丽的花朵(3)撕纸贴画--柳树(4)救救小河--练习用脚夹物的本领。3、幼儿与同伴、教师分享用小脚丫布置春天乐园的经验。四、保护小脚丫师生共同讨论保护小脚丫的办法。中班教案篇3教学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秋天有许多树叶会飘落。2.会朗诵儿歌,能用肢体动作表现秋天落叶飘落的自然美。教学准备:1.配套磁带。2.已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秋天落叶的情境。教学重点与难点:会朗诵儿歌,能用肢体动作表现秋天落叶飘落的自然美。教学方法与手段:经验迁移法、谈话法、提问法。教学过程:开始部分谈话导入活动。提问: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来到了,你看到了些什么?基本部分1.回忆已有经验,说说看落叶、捡落叶的情境。(1)提问:秋天,你见过哪些颜色的树叶?这些树叶都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你知道这些都是什么树的树叶吗?(2)师:这些树叶都是怎么从树上落下来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2.欣赏儿歌。(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师:秋天的落叶可真美,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写的.就是秋天的落叶,我们一起来听一听。(2)听儿歌录音,再次欣赏儿歌。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听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感觉?3.练习朗诵儿歌。(1)教师念一句,幼儿跟着念一句。(2)幼儿跟随教师有感情的念儿歌。结束部分表演儿歌。鼓励幼儿大胆为儿歌内容配动作,练习边念儿歌边创编动作。教学反思: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短小精悍的儿歌,它生动的描绘了秋天树叶掉落的情景,但它过于抽象,对于幼儿来说不易理解。因此根据语言纲要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制作了课件,通过课件与录音儿歌巧妙的结合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儿歌。在最后我请幼儿模仿落叶们的肢体形态慢慢飘落,孩子们很感兴趣,一起尝试用肢体语言来展示儿歌,让幼儿在动一动中进一步感受儿歌。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是孩子们虽然对表现儿歌内容很感兴趣,但是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