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们爬雪山、过草地,以他们惊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丰碑》同样讲述的是红军途中的一件事情,请同学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遍(生齐读课题)师:相信通过学习,你们一定会再次被文中的人物所感动。(课件出示红军队伍爬雪山时的图片)师:请看,这就是那只装备极差的红军队伍,此时的云中山早已被严寒冻成了一个大冰坨,战士们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冰天雪地里艰难的跋涉着,这支队伍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呢?生1: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生2:可能一天要走好几百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师:同学们的想象的很合理。红军所面临的困难是非常严峻的,那么在困难面前我们的将军又是怎么做的呢?生:把马让给了重伤员。)这说明了什么?生:将军很爱护、关心他的战士。)简评:导语设疑激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把学生带到了艰苦的长征路上,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了启发诱导的作用。二、重点品读,体会精神(一)1、师:在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面前,我们的将军英勇无畏,这支队伍仍在继续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读3——7段。2、师:请大家认真读一读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描写军需处长穿着的句子。并思考从这些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神态、穿着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自读第七自然段,边读边画。简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引领学生自主读、画,钻研文本,推敲词句。(1)、师引读: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是——生: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这句话中哪一个词是表示动作的?依靠坐着从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一:这个老战士已经筋疲力尽了。生二:这位老战士又饿又冷又累,实在是走不动了。(2)、师:描写军需处长穿着的句子是——生: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贴字说明了什么?简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感知、想象、品味,在品词、品句、品评中培养语感。(3)、师: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句子是—生: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士借火。师:老战士为什么穿得这样单薄,他不知道自己可能被冻死吗?他为什么十分镇定、十分安详?生一:因为他把生的希望给了战友。生二:因为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了自己的工作,他死而无憾。生三:因为他看到战友们在他的帮助下能走出云中山,心里很欣慰。师:同学们的理解都有道理,说明你们读书不仅做到了眼到,口到,而且做到了心到。简评:通过教师的追问、评价,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读书、思考、品析,将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品味落到实处。师:(课件出示军需处长图)同学们再看看插图,他的左手微微向前伸着,他想要干什么?生:好像向战友借火。(书上)师:还有呢?发挥你们的想象说一说。生:我认为这时他已经没有力气了,可能在向战友求救。生:我认为他已经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在向战友道别。生:我认为他在为战友祝福:你们一定要走出云中山,一定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师:你们的想象都很合理。能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吗?(生:自己练读、个别读、评读、集体朗读。)简评:学生通过自己练读、个别读、评读、集体朗读等方式声情并茂地读出了自己对军需处长的敬佩。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积累,推想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发展语感。(4)、师:军需处长掌管着整个部队所需的给养,他怎么会被活活冻死呢?生:他把衣物全给了别人。师:这就是我们的军需处长,他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把衣物拿给其他的战士,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生1:这是一种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精神。生2:这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生3:这是一种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精神。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课件出示军需处长图和第七段文字并配上舒缓的音乐)3、师感情导入:这就是我们的军需处长,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在风雪中一位穿着单薄破旧的老战士从雪山的那一面艰难地、一步一步地朝我们走过来。他累极了,他只想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下来歇一歇,可这一歇,就再也没有站起来。简评:创设情境,情感导读,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深地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师:下面让我们怀着对军需处长无比崇敬与怀念的心情,以低沉、舒缓的语调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生齐读)(二)1、师:面对此情此景,将军的神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