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绿色环保倡议书2022绿色环保倡议书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倡议书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倡议书不是对某个人或某一小集体而发的,它的受众往往是广大群众,或是部门的所有人,或是一个地区的所有人,甚至是全国人民。怎么写倡议书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2绿色环保倡议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2022绿色环保倡议书1春雷阵阵,绿意盎然的日子来临,植树节也将至。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是刻不容缓——稳固了30xx年的北极最大的冰架在今年一分为二。50年间大型海洋肉食动物减少了90%、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地球会不会被科幻电影中的可怕未来不幸言中?爱护地球、维护生态、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心动不如行动”,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就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为此,我向大家倡议:1.积极、认真搞好工作生活区域、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净化,少用或不用——次性塑料用具,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染。2.争做文明市民,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看见不文明现象及时劝说。3.倡导“人人动手,减少污染”,开展垃圾分类回收,防止垃圾的二次污染。4.人人都是护绿天使,做绿色宣传员,用我们绿色卫士的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人,改变周围的环境状况。5.植树节阳光俱乐部成员集体植树活动,建一个“阳光林”,向地球母亲表一份爱心。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已知的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舱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们无关?二十一世纪的世纪公民,行动起来!让我们心手相携,共同为我们的地球缔造—个绿色的明天。2022绿色环保倡议书2尊敬的各位业主、住户: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植树造林,绿化家园,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为进一步美化、绿化家园环境,建设低碳、生态社区,提升宜业宜居水平,在此,郡原物业提出如下倡议:一、自觉树立植绿护绿意识。爱护环境、善待自然、节约资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宣传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的重大意义,在全社区形成植绿护绿的良好氛围。二、自觉维护社区环境,看到不文明的行为及时劝阻。三、自觉爱护公共环境,文明养宠,自觉清理宠物便便。四、关心、爱护绿色生命,保护身边的绿化成果,不采摘花朵,不践踏绿化、不穿越开放式草坪,做一名爱绿护绿的“绿色护卫者”。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献上一份心意,贡献一份力量,践行环保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从身边做起,播种绿色,播撒文明,为建设绿色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一地球。可是这个村庄正在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萎缩、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作为居住在地球上的村民,我们不能仅仅担忧和抱怨,而必须行动。意识到那种无节制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我们愿意选择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来善待地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把为之心动的环保主张付诸行动。环保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部分推荐环保行为1、选择公共交通,少开私车上街。2、拒绝过度包装,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地球资源。3、生活垃圾分类,节省可再生资源。4、举报违法排污行为。5、使用布袋,尽量少使用塑料袋6、家中养花种草抗污染。7、选用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8、自备餐盒,减少白色污染。2022绿色环保倡议书3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4,森林覆盖率仅为世界水平的60%左右,于是国家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期待建设节约型校园。学校是育人的场所,环境教育是提高我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建立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校园,这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当你在这美丽的校园中学习,为我们美好的未来而努力着时,相信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渴望有一个干净的校园,渴望健康的生命,渴望绿色,渴望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了增强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良好氛围,让校园、班级环境更加整洁靓丽,我校团委恳切地向师生们提出如下倡议:1、废品回收:每班在各自的教室后面设置一个资源回收角(可用纸箱或袋子代替),将可回收垃圾,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橡胶、废织物等置入其中。2、节约用水:用完水后,要及时关掉水龙头;见到滴水的龙头,及时拧紧;避免大开水龙头,提倡使用脸盆洗脸、洗手;洗涤剂要适量投放,避免过量浪费水;有损坏的龙头及时找管理人员更换。3、节约用电:做到人走灯灭,光线充足时,不要开灯,避免"白昼灯"、"长明灯"的情况发生。4、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