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教案中班教案(常用8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中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发现事物AB、ABC的排列顺序,并学习运用规律进行排序。2.尝试自己设计排列规律,会用较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活动准备:AB式和ABC式窗帘图片。活动过程:1.老师出示窗帘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第一种:一个大红点一个小红点,一个大红点一个小红点……(按大小AB式排序)第二种:一个红点一个黄点一个蓝点,一个红点一个黄点一个蓝点……(按颜色ABC式排序)2.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AB、ABC的排列规律(1)游戏:“请你接着排”请幼儿观察其他窗帘的图案,并快速按规律说出后面的1-2图案引导幼儿说出以上窗帘的排列规律。教师小结:第一个窗帘是按两种不同形状有规律地排序,第二种窗帘是按三种不同形状有规律地排序。3.帮小动物家设计漂亮的窗帘(1)启发幼儿在窗帘上,设计不同排列规律的图案(2)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设计的窗帘图案的`规律教学反思: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中班教案篇2活动目的:1、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幼儿的交往和合作能力,逐步的加强游戏的集体性。3、能够为游戏选择替代玩具。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5、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感受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快乐体验。活动准备:1、继续收集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冰淇淋盒子、珍珠奶茶杯子,海绵,各种瓶子,罐子等)2、继续布置冷饮店,添加各种杯子。活动过程:以回忆上次的游戏情况引入活动:1、师:上次,你在玩什么游戏?你扮演了谁?2、师;你最爱玩什么?你在冷饮店里扮演谁?冷饮店里有什么?3、师:冷饮店的生意好吗?(不好,人手不够,很多顾客来了,但是制作的冰淇淋不够卖)为什么?引导幼儿分配角色。(冷饮店的`老板,服务员,收银员,顾客等)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中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熟悉乐曲旋律、结构与节奏,能用小兔“跳、蹦”的基本动作跳出“前、后、前前前”的方位动作。2、大胆探索创编玩偶兔娃娃的动作,并能合着音乐节奏做动作。3、享受游戏情景所带来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活动准备:1、兔子头饰一个,玩偶兔娃娃。2、录音机,兔子舞音乐。活动过程:听音乐《走路》进场,围半圆坐。1、幼儿坐成半圆形欣赏音乐,感受快乐情绪。幼儿欣赏音乐,并自由做节奏动作,如拍手、拍腿等。2、讲述玩偶兔娃娃的故事,探索创编玩偶兔娃娃的动作。师:“这音乐说了一个玩偶兔娃娃开音乐会的故事。夜幕降临的时候,森林里一片安静,玩偶兔娃娃们聚在草地上,围坐成一个大圆圈,当有魔力的音乐传来,奇迹出现了,玩偶兔娃娃全身活动起来,跳起了快乐的兔子舞。”师:“让我们一起变成兔娃娃,起来跳舞吧。”幼儿创编玩偶兔娃娃的'舞蹈动作,全体幼儿表演玩偶兔子舞。3、学习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学习第一个基本动作:兔跳。师:“学会了玩偶兔娃娃的舞蹈,你们想不想去参加小兔音乐会啊?兔娃娃告诉我说,要想参加小兔音乐会还要学会小兔跳,你们会不会啊?”请幼儿上来学兔子跳。师:“对了,兔子跳是用脚尖轻轻地跳,低低地跳,像我这样。还要有节奏地跳,瞧这样。”教师示范,幼儿伴乐自由练习。学习第二个基本动作:兔子蹦。师:“兔娃娃们跳得真不错,如果再加上兔子蹦起来的动作就更好看了,瞧我这样。”教师示范,幼儿伴乐自由练习。4、组合兔子跳和蹦两个基本动作。师戴上头饰:“现在,让我这个兔姐姐带你们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吧。!”幼儿用基本动作组合成韵律动作前行。5、组织幼儿跳舞出场。师:“瞧,这里就是开音乐晚会的大草地。咦?怎么没人?”老师看表皱眉说“哎呀,今天我们练兔子舞迟到了,小兔音乐会结束了,要明天才有了。让我们回去休息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再来吧,小兔子回家咯!”幼儿跳舞出场。中班韵律活动《捉螃蟹》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2、让幼儿知道音乐变化的时候,教师的体态是在提示他们做出与音乐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