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1一、活动目的:1、通过课下调查、统计活动,让学生学会给垃圾分类,了解垃圾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2、通过统计、计算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垃圾回收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环保的意识。3、通过垃圾怎样变废为宝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二、活动准备:1、让学生课前调查搜集生活垃圾的名称、种类、用途,家庭中一周产生的垃圾数量是多少?2、让学生课前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怎样变废为宝?3、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废旧的垃圾物品。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实践活动课。课前让你们调查、搜集了生活垃圾的名称、种类、用途,家庭中一周产生的垃圾数量是多少?2、老师在上课前做了统计,课件展示内容如下:3、废旧电池4、过期药品5、废塑料6、废金属7、剩饭8、废易拉罐9、废纸10、废玻璃11、果皮、菜皮12、废油漆??13、让学生根据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分一分?填在统计表中。14、学生借助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后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得出结论:可回收垃圾比较多。紧接着教师出示一组调查数据:平均每人每天产生200克到250克垃圾,全球约60亿人共有10亿到15亿千克的垃圾。但至少有亿千克以上的垃圾被回收。比尔盖茨说:“没有不能利用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即,废弃物,它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变废为宝。揭示课题:变废为宝二、探究新知1、(1)教师借助夏天同学们喝饮料比较多引出夏天可回收垃圾饮料瓶比较多,出示回收饮料瓶的数学题:一个学生一天回收2个饮料瓶,这个同学30天可以回收多少个饮料瓶?9个同学30天可以回收多少个饮料瓶?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2)学生通过做题体会回收饮料瓶的重要性。(3)教师引出这只是9个同学30天可以回收的饮料瓶数量。那么一个年级、一个班级、一所学校、全市、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学生呢?由于三年级同学年龄小不会计算大的数据,但是让他们感悟到回收的饮料瓶很多很多。感受到可回收垃圾的重要性。(4)课件展示: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吨二级原料。学生感悟到废饮料瓶是一种资源。2、(1)教师借助学生天天做作业,引出回收废纸的题目:一位同学一个月回收2千克的废纸,我们临城实验小学三年级有5个班级,每个班级45名学生,三年级一个月能回收多少千克的废纸?学生做在练习本上,一生板演。(2)学生通过做题体会回收废纸的重要性。(3)教师引出这只是我们临城实验小学三年级一个月能回收废纸的数量。那么一所学校、全区、全市、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学校呢?由于三年级同学年龄小不会计算大的数据,但是让他们感悟到回收的废纸很多很多,再次感受到可回收垃圾的重要性。(4)课件展示:回收100千克废纸能生产再生纸80千克,大约可以少砍2棵大树,所以同学们保护环境从节约每一张纸开始。3、同学们了解了塑料饮料瓶可获得二级原料,废纸能生产再生纸,少砍大树、节约资源,你还知道生活中这些可回收垃圾有何用途吗?学生交流探讨得出结论有的可以直接利用,有的经过简单改造后变成美丽的装饰品、科技小制作。还有的回收后再利用?学生再次重温比尔盖茨的话语:“没有不能利用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即,废弃物,它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变废为宝。”三、巩固拓展:欣赏图片感受废物利用的价值,激起学生废物利用创造的热情。四、课堂总结学生谈感悟、谈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出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垃圾回收、举手之劳、节约资源、变废为宝。板书设计:变废为宝1、有害垃圾2、可回收垃圾3、厨余垃圾学生板演:2×30×92×5×45﹦60×9﹦10×45﹦540(个)﹦450(千克)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2活动目的:1.使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懂得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生命的道理,了解一些生活中的环保小常识,并学会一些简单易行的保护环境的方法。2.增强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树立一直为环保出力的信心。活动过程设计:一.环保小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目光投入到生活环境的美化、绿化、净化和香化上。生活中的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话题。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当中有一些生活垃圾、瓶瓶罐罐、还可能有你玩过的旧玩具、看过的旧报纸、旧书籍事实上,垃圾并不是一点利用价值都没有,很多垃圾都是可以进行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