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海纳百川页码:第PAGE22页共NUMPAGES22页第PAGE\*MERGEFORMAT22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2页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本课12个生字,理解“万丈深渊、威胁、不声不响、匆匆忙忙、艰难、晃荡”等词语的意思。2、重点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体会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并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3、体会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及在文中的用法。4、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课时安排:两教时:第一教时一、谈话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今天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非常幸福,可是,大家知道吗?在旧社会,许多穷人的生活却相当的艰难。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旧社会一个12岁的孩子,看看他是怎样开始艰辛的劳动,帮家里谋生的。二、解题激疑,揭示新课1、“开端”是什么意思?“劳动的开端”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劳动的开端》。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劳动?什么时候去参加劳动的?为什么把这次劳动称为“劳动的开端”?通过这次劳动反映了什么……二、简介,了解背景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听课文录音,思考:(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2、讨论: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了“我”第一次挑煤的情景?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理出一个简要的提纲。半夜动身去挑煤,到了地方,办事的人还在睡觉;天亮后,挑煤赶路,越走越黑;午后继续赶路,因为太累了,人被绊倒,煤撒了一地;太阳落山了,挑着空筐回家。3、参加的是怎样的一项的劳动?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四、再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后,指名认读生字新词。找出哪些是形声字便于记忆。对一些形近字进行比较学习。联系字义学习“歪”字。说说自己对“万丈深渊、威胁、不声不响、匆匆忙忙、艰难、晃荡”等词语的理解。(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煤藏()宝藏()(cangzang)挑()战挑()脚(tiaotiao)半夜得()动身得()了吧(dededei)降落()落()在后头(luola)五、细读课文,加深认识1、轻声朗读课文1——7自然段,思考:这个部分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再写萍乡煤矿挖煤、运煤情况;最后写“我”去约小赵一起挑煤。2、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用“--”划在文中。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1)“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①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变,还可以怎样说?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很难过。②这两种说法到底哪种好?为什么?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心里的难过程度。说明才十二岁的吴运铎就已经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有了为家庭分担忧愁的愿望。③有感情的朗读。(2)“工人进出……从窑里拖出来”①变换说法。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趴在地上爬进去挖煤,又趴在地上把煤挖出来。②比较体会用打比方的说法能突出挖煤工人劳动条件太差,干活太累,资本家简直不把工人当人待。③感情朗读(3)“得了吧……把你压扁了”①变换说法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你这么瘦,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②比较体会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当时身体瘦小,无法承担挑煤的重荷,但生活所迫,只好硬着头皮去挑。③感情朗读3、谁来说说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讲什么?六、布置作业,巩固练习1、熟读课文三遍2、抄写词语。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2一、课文特点及简介: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本课《劳动的开端》就是节选于本书。二、教学目标:1学习11个生字的音,形,义,和15个新词。2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3继续学习,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4按提纲复述课文三、教学重点:继续学习分清主次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四、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体会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五、教学过程:审题:《劳动的开端》-------劳动的开始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童年时代因受饥饿的威胁,被迫走上艰难的谋生道路的事。细读课文,理请课文思路,给课文分段讨论,归纳,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课文共分三段第一段(1-----8)起因第二段(9----28)经过---à本文重点第三段(29---30)结果再读课文,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