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小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按钮口的特征(颜色、大小、纽扣上的洞洞的数量等)进行配对。2、乐意帮助别人,感受帮助小动物找到纽扣的快乐。活动准备:故事PPT、塑封的小动物、塑封纽扣、草地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师:这是什么?有几颗纽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一颗纽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二.观看PPT1、观看PPT1提问:这颗纽扣是什么样的?小结:小老鼠捡到了一颗白白的、圆圆的、上面有4颗洞洞的纽扣。2、观看PPT2提问:(1)这颗纽扣是小狗丢的吗?(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小结:小狗的纽扣是红色的,小老鼠的纽扣是白色的,它们的颜色不一样,所以不是小狗丢的。3、观看PPT3提问:猜猜小兔会怎么说?小结:小兔的纽扣是三角形的,小老鼠的纽扣是圆形的,它们的形状不一样,所以不是小兔丢的。4、观看PPT4提问:(1)小老鼠会怎么问呢?(2)如果你是小松鼠会怎么回答?小结:小松鼠的纽扣上有5个洞洞,小老鼠的纽扣上只有4个洞洞,它们的洞洞不是一样多,所以不是小松鼠丢的。5、观看PPT5提问:小朋友想一想,这颗纽扣是小蚂蚁丢的吗?为什么?小结:小蚂蚁的纽扣小,小老鼠的纽扣大,它们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也不是小蚂蚁丢的.。6、观看PPT6提问:(1)它会怎么问妈妈,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老鼠的话。(2)这颗纽扣是妈妈丢的吗?为什么?小结:妈妈的纽扣和小老鼠的纽扣都是白白的,圆圆的,上面有4个洞洞,大小也是一样的。7、观看PPT7三幼儿操作1、还有一些小动物没有找到纽扣,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2、每人抱一个小动物,在草地上找到相应的纽扣并贴在小动物身上。3、交流分享,并验证。小结:你们也是爱动脑筋又会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反思总结:倡导孩子的自主学习是当前课改的主流方向,因此,整个活动中我都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由于活动的情景性比较强,幼儿们在整个活动中都很投入孩子们很喜欢故事的内容,能跟着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有积极表现的欲望。多媒体辅助法等适宜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仔细的观察图片内容,帮助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又通过白板课件,增添活动的乐趣。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小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并能根据问题进行正确、连贯的表述。2.提高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专心聆听、大胆表达的习惯。活动准备:奶牛图、水果图、果汁卡片、绘本PPT、杯子和果汁。活动过程:一、出示字卡,导入:你们吃过什么水果呀?("水果"字卡)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个水果宝贝,看看是不是什么,你有没有吃过。(逐个打开图)二、学会根据颜色,给水果配相应的果汁。1.这些水果你们爱吃吗?除了你们之外,还有谁想吃?(打开大的奶牛图)2.这头奶牛喜欢吃这么多水果,所以它挤出来的牛奶也是水果味的啦。你看,这是什么味的牛奶啊?(示范把一杯黄色的饮料贴在香蕉奶头下。)3.请一些小朋友把所有牛奶都贴在相应奶头下。这是一头爱吃水果的牛,还是只能挤果汁牛奶的牛三、阅读故事,有效提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个故事,封面上是故事的题目,题目是《爱吃水果的牛》。1.这是一个森林。森林里长满了什么?2.主人每天给牛喂好吃的水果,有什么水果呀?(逐页翻:香蕉、木瓜、西瓜、杨桃)3.这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4.主人着凉了,生病了。生病的人会怎样?5.除了主人,还有的邻居也都感冒了。6.谁没有生病?它还在吃什么呢?7.牛给生病的主人挤了杯草莓牛奶。主人喝了以后会怎样呢?8.奶牛除了能挤草莓牛奶,还能挤什么牛奶呀?9.这些水果牛奶给谁喝了?10.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呢?11.吃水果好不好呀?有什么好处呀?现在人们都知道了,他们都成了爱吃水果的人。四、欣赏水果的相关视频。小朋友,你们愿意做个爱吃水果的人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段水果的儿歌,大家跟着读一读吧。五、喝果汁牛奶。读过水果儿歌后,小朋友也累了,老师要请大家喝牛奶了,你们要喝吗?(老师拿杯子挤牛奶)请你一边喝一边猜,喝的是什么味的'牛奶啊。活动反思:小班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太长,如果单纯的说说、看看、读读是不能完全吸引孩子的注意的。在本次活动中,老师巧妙的利用孩子的现实情况,结合最常见的"牛奶"进行相关的绘本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授故事时,老师还绘制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奶牛,随着故事的进展,这个奶牛不仅帮助孩子理解故事,还能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情节的直观性,感受故事带给读者的愉悦。活动最后的品尝环节更是把孩子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视觉、听觉以及味觉的结合使本次活动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