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声音》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唐代诗人张继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描述了客船中的人听到远方的场景。此时听到的钟声是通过()传来的。A.水面B.客船C.空气2.下列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远离噪声B.控制物体发声C.耳机音量开到最大3.下列描述声音的词语不合适的一组是()。A.高低、高兴B.悦耳、动听C.刺耳、难听4.声音不能在()中传播。A.真空B.固体C.液体5.下列情景中,正在发出声音的是()。A.拉紧的橡皮筋B.静止的音叉C.被拨动的钢尺6.用越大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越()。A.强B.弱C.没有变化7.声音在物质中的传播效果,从强到弱,依次是()。A.固体、液体、气体B.固体、气体、液体C.气体、液体、固体8.如图所示,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用木锤敲打,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图中能敲出的音高最高的编钟是()。A.①B.②C.③9.同一把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越()。A.高B.轻C.低10.宇航员在月球上通话,帮助传播声音的是()。A.空气B.地面C.无线电波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我们说话的声音主要是靠()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2.()是收集声波的接收器。耳朵里的()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3.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4.用相同的力量敲打盛水的玻璃杯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5.要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关键是()。6.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可以看到音叉的振动引起()。7.同一把小提琴上粗细不同的两根琴弦,()的琴弦发出的声音高,()的琴弦发出的声音低。8.通过弹拨弦乐器发现,琴弦()些,音高就高;琴弦()些,音高就低。A.粗B.松C.长D.细E.紧F.短9.人耳中的()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10.()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中声音不能传播。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物体振动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越强。()2.为了保护听力,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3.声音有高有低,声音的高低就是声音的大小。()4.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5.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发出声音时,豆子会在鼓面跳动。()6.吹海螺、吹笛子、吹哨子都是空气在振动。()7.鼓膜很薄,容易受损,掏耳朵时要特别小心。()8.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幅度越大。()9.能把声波转化成振动的是耳朵里的外耳道。()10.我们周围的声音有的悦耳,有的刺耳。()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将下面耳朵的结构和其所具备的功能连在一起。鼓膜收集声波耳廓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神经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外耳道传递声音五.填表题(共2题,共22分)1.根据你对耳朵的了解,完成下表。2.完成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闪电和雷同时在云层产生,在夏季的雨夜,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请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解释。2.用手拍桌子时,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想一个好方法让我们感受桌子的振动吗?3.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4.向水壶中倒水,随着水越到越多,听到的声音高低不同,倒的水越多,声音越高,其科学原理是什么?5.我们怎样保护自己的听力?七.材料题(共3题,共25分)1.写出下图各部分的名称。2.下图是乐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1、这是模拟()的装置。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B.耳朵鼓膜振动C.液体溶解2、实验中敲击普叉发出的声音通过()传到气球皮上。A.音叉B.空气C.杯子3、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A.被音叉吸引B.不动C.在气球皮上跳动4、实验时用力敲音叉,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幅度与轻敲时相比,()。A.跳动幅度小B.跳动幅度大C.一样5、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耳朵里的(),它就像这个气球皮一样很薄,而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收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A.耳道B.鼓膜C.听小晋3.在下图中选出制作土电话的材料。(在选中的材料序号上画“√”)思考:在玩土电话游戏时,对方讲话的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到听话人的耳朵里的?用什么方法能够使土电话中的声音更大一些?八.综合题(共5题,共44分)1.下列图表的内容是李东同学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时记录的,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找到音高与物体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