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模板为Word格式,可根据您的需要调整内容及格式,欢迎下载。)PAGE\*MERGEFORMAT9校园活动方案校园活动方案1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然而垃圾的回收与利用却被垃圾分类这一问题所限。当今社会,垃圾回收并非技术问题,而是人们没有较强的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一、活动的主题垃圾分类,保护地球。二、活动的宗旨通过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提升同学们对垃圾分类这一实际问题的重视;再宣传分类垃圾的具体做法,引导同学们正确的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最后以标记垃圾桶等方式提醒同学们时刻注意垃圾回收问题。本次活动通过提升同学关注并力行垃圾分类这一侧面来提升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保护地球。三、活动主办单位、活动承办单位主办:共青团XX大学委员会。策划承办:XX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赞助:XX。四、活动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五、活动地点全校范围,重点在……生活区附近。六、活动内容1、校园的垃圾桶是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在垃圾桶的两边分别贴上日常垃圾的分类情况,哪些属于可回收的哪些属于不可回收的,引导同学们将垃圾分类放,为环保做出自己的微薄贡献。2、在宿舍园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让每个宿舍的成员们有意识将垃圾分类放,可回收的单独放一边等待XX同学来收,不可回收及时送垃圾中转站。3、据调查食堂门口是发传单的集中地,往往到处有传单乱扔得现象,故倡议广大同学看完传单后将传单放到可回收箱内;同时在食堂各个门口设立传单回收桶,方便同学将传单放入其内,定期将传单统一回收(注:XX4只,XX2只)。七、活动流程(一)项目活动安排以各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不干胶的粘贴及传单的粘贴工作。筹备工作:(1)准备关于垃圾分类及分类垃圾做法的传单20张;(2)准备“可回收”,“不可回收”内容的不干胶各100张。(二)具体安排x月26日前为前期宣传,出4张宣传海报及一张展板(垃圾分类的一些照片)。x月28日前,将“可回收”,“不可回收”内容的不干胶贴于校园内垃圾桶上,并放好传单回收箱。x月8日前,将20张宣传传单粘贴于食堂及各宿舍园区并注意以海报等形式适当宣传。x月12日至x月16日主要针对不干胶的维护,对有残破,掉落的不干胶进行重新粘贴。八、活动的可实施性现在学校路边的垃圾桶都是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的,但许多的同学都没有意识将垃圾进行分类来扔,甚至有的不知道哪些东西是可回收的造成随便扔垃圾桶里的习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关注环境问题,从个人做起,积极投身环境保护行动中去。以己之力,举手之劳,保护环境。特开展此次垃圾分类活动,以促使广大老师和同学养成良好的习惯,共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九、经费预算不干胶宣传单200x0.5=100(可回收100张,不可回收100张)。宣传单20x0.5=10(贴于宿舍园区)。传单回收桶6x40=240。照片10x1=10。总计:360元。十、注意事项1.要保证整个活动的组织性、纪律性、有序性。2.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公共道德,切实维护学社联和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3.提前了解活动当天天气情况及其他突发事件,并制作一套活动应急处理方案,以灵活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4.机动组:青协宣传部:时间及任务:负责把活动任务及进程及时通知给各个部门,人员的灵活调动,接待嘉宾。各小组完成自己的任务或者各小组的闲散人员立即参与未完成的工作。校园活动方案2同学们在课间、午间发出的追逐声和喧哗声而产生的噪音不但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还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为了创造一个让学生能够沉下心来学习的氛围。学校将开展“轻声慢步,静我校园”活动。营造一种安静的学习氛围,让校园静下来,只有静下来,学生才能深入学习。有了深入的学习,才会有更多的收获。一、活动要求:认真听讲,遵守纪律少闲话;教室走廊,轻声细语不喧哗;课间活动,轻声细语不吵闹;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集合站队,轻声慢步快静齐。二、活动安排:第一阶段:宣传发动1、4月22日升旗仪式举行倡议活动。2、班主任向学生宣传活动意义。3、征集你我来说“轻声慢步”金点子。(4月25日前)第二阶段:具体实施(4月中旬到5月底)1、区分活动区和学习区,明确各区域的活动内容。学习区(教学楼、专用教室、走廊、小天井、葡萄园)内轻声慢步,活动区(操场、篮球场、排球场)内尽情活动。2、利用班队会等对学生各项活动要求进行强化训练,将活动要求落实到行动。通过规范的指导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3、各班每天安排一位“轻声慢步志愿者”上岗,负责检查监督本班学生上课、课间、集会、午间、路队时的安静、文明,制止打闹、喧哗行为。4、各班评比每周轻声细语星。第三阶段:总结评比(6月1日)1、请值日教师、任课教师、志愿者和值日岗等共同评比,发现学生个人大声喧哗给个人黄牌,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