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唐代诗人张继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描述了客船中的人听到远方的场景。此时听到的钟声是通过()传来的。A.水面B.客船C.空气2.下列声音中()属于人为的制造声音。A.海浪声B.歌声C.风声3.电视机的声音太小了,用遥控器把声音调大了一些。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机的()。A.声音强弱发生了变化B.声音高低发生了变化C.声音音色发生了变化4.敲击音叉的力越大,发出的声音()。A.越高B.越响C.越轻5.声音可以向()传播。A.一个方向B.四面八方C.两个方向6.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C.声音传播中遇到墙壁的阻挡就停止传播D.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慢7.如图是我国古代的乐器编钟,用小锤敲击它们,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我们发现,当小锤敲击时,越小的编钟发出的声音()。A.越高B.越强C.越低8.往保温瓶里倒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高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高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高保持不变,声音越来越大9.下列现象中,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A.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走B.游客听到瀑布倾泻而下的声音C.海边的人听到海浪拍击岩石的声音10.如果将手放在耳后,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A.比原来响B.比原来轻C.跟原来一样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花样游泳选手的头部潜入水中时,仍能随音乐起舞,这说明了()能传播声音。2.根据声音的产生可分为:()、()和()三大类。3.我们学到的描述声音的词汇主要有()、低、()、弱、()、刺耳、难听、()等。4.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筒”传到“听筒”的。5.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发出的声音就越(),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6.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可以看到音叉的振动引起()。7.强弱不同的声音,声音()则引起鼓膜振动幅度()。8.我们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传播的。9.同一把小提琴上粗细不同的两根琴弦,()的琴弦发出的声音高,()的琴弦发出的声音低。10.内耳中有一个像蜗牛模样的物体,我们称它为()。里面充满了液体、布满了神经末梢。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不会对耳朵造成伤害。()2.每个人都会制造噪音,我们应该养成在公共场所低声交谈的习惯。()3.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4.听小骨是内耳的一部分。()5.只有我们人类才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6.一列鸣笛的火车自远处来经过你身边,又由近而远,声音大小没有变化。()7.雷声是通过雨水的振动传到我们耳朵里的。()8.铝板琴上的铝板越大,发出的声音越高。()9.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10.能把声波转化成振动的是耳朵里的外耳道。()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连线题。五.填表题(共2题,共18分)1.想一想,坐在教室里你能听到哪些声音?2.完成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六.简答题(共5题,共27分)1.物体振动的幅度与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2.自制小乐器分为几个步骤?依次是什么?3.编钟上悬挂的是铜器。用木槌击打铜器。请你判断铜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4.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5.想一想,上课时坐在教室里能听到哪些声音?坐在教室里能听到的声音有?七.材料题(共3题,共19分)1.某一天,有一个人找到福尔摩斯,说他碰上了幽灵。福尔摩斯觉得很好奇,就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乘客说:“我乘坐的客轮触礁沉没了,幸好我会游泳,才没有沉下云。就当我在水下朝求救生艇游云的时候,突然听见一声巨响,我连忙从水里出来向沉船方向看去,结果又传来一声巨响。可是后来所有人都说只听到了一声巨响。你说我是不是遇到幽灵了?”福尔摩斯想了想,笑着说:“你没听错,不过确实只发生了一次爆炸,水里没有幽灵。”你能利用声音传播的知识,替福尔摩斯向这个人解释为什么会听到两次爆炸的声音吗?2.用三个塑料袋分别装上沙子、水和空气封口,将三个塑料袋分别放在桌子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塑料袋上,捂住另一只耳朵。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击桌面。请分析隔着哪个塑料袋听到的声音效果好,并试着排序。3.夏天的夜晚,我们经常能听到蟋蟀的叫声,可是,你知道吗?只有雄性蟋蟀会叫,雌性是不会叫的。而且,蟋蟀的叫声不是从口中发出的,而是靠翅膀的摩擦来发声的。在雄性蟋蟀的前翅上,有旋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