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白鹅》的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白鹅》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语文《白鹅》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3.品味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过程与方法:1.通过品味课文中描写白鹅高傲特点的句子来理解作者明贬实褒的喜爱之情2.通过对文章分析体会作者如何细致观察事物并对事物仔细描摹3.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体会动物有趣可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1.分析白鹅的特点2.学习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教学难点:学会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如何细致的观察事物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作为中国漫画家之父的.丰子恺先生,他用画家的笔墨如何描绘白鹅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二、整体感知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文意,勾划生字词。生字词,请学生认读、理解:叫嚣、引吭、奢侈、盛馔、岑寂。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冥顽、窥伺、奢侈、三眼一板、蹑手蹑脚。2.请学生思考:(1)你认为作者对白鹅的态度是怎样的?用课文中相关的词句回答。(2)“我”喜欢白鹅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言概括回答。(1)喜欢(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使主母和主人都喜欢它)(2)“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物质上的贡献是生蛋,精神上的贡献是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三、本课小结《白鹅》抓住白鹅的傲慢的特点,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四、板书设计参考高傲:头部叫声步态吃相第二课时一、深入研析,合作探究1.教师出示幻灯片,请学生思考,分组讨论:(1)你认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白鹅高傲特点的?又是采用什么手法来突出这一特点的?结合文中具体句子谈一谈。(2)作者为什么能如此鲜明地刻画出白鹅的特点?去掉文中写鸭:狗的内容好不好?为什么?换成小羊等动物可以吗?为什么?(1)作者是从白鹅的头部、叫声、步态、吃相来写白鹅的高傲,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写鹅的叫声,与鸭作比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肃庄重”;与狗比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厉”。(2)能从鹅的头部、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抓特征对白鹅进行细致观察,并且采用了对比手法。不能去掉。去掉后不能鲜明地突出白鹅高傲的特征。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可以换,但要考虑他们是否是同类动物,在“高傲”特点的表现上是否有区别。2.教师总结:我们一起分析“白鹅”高傲的特点,知道作者是用比较手法突出白鹅特点的。那我们怎样运用比较写一事物呢?2.请学生谈一谈:(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得精彩?说说原因。A、“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生动地写出了狗讨好主人时的样子,可见作者观察得很细致。“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白鹅的高傲。B.“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伺侯,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运用成语和比喻写出了白鹅吃相的高傲。C.“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窝边伺侯。”运用拟人手法,突出了白鹅的高傲。(2)你觉得如何才能使你的描写语言更生动?A.细致观察、抓特征描写。B.运用恰当的成语。C.运用合适的修辞方法。3.请学生用对比手法写出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或植物的特征,最好运用一种修辞方法。4.请学生读片断,师生共同赏析。语文《白鹅》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学媒体:1。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2。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3。生字词卡片及白鹅的挂图(或制作课件)。第一课时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1。阅读单元导语。2。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老师从三方面引导与梳理:学习内容,课文特点,学习要求。)3。揭题,引入本课。(可结合出示挂图或课件简笔画)二,学习生字,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