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优秀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数的意义》说课稿优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分数的意义》说课稿优秀1一、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教学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分数的组成及分数单位,这部分知识,是学好分数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有关概念,如分数的单位、分数的组成等,对进一步学习分数、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其意义,认识分数单位。2、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3、学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四、设计理念1、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形成分数概念。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3、注重对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五、教学与学法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学具,小组合作交流,并进行观察、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得出分数的意义及认识单位“1”。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师:同学们,看看今天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变化?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板书:1/4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这是一个什么数?对于分数,你有那些认识?2、感悟分数的产生。二、操作探究1、学习分数的意义(1)、通过操作体会1/4的意义。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表示出1/4。提出要求:先自己独立操作,尽量想出不同的方法,再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4。学生操作,小组交流。展示汇报: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操作成果?学生展示、汇报。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1/4。(2)、出示练习纸:看图填上适当的分数。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明分数的意义。(3)、认识一个整体。出示一个橙子,师:我如果要把一个橙子平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这个橙子的多少?出示5个橙子,问:现在我这儿有多少橙子?如果放在一个盘子里,可以怎么说?如果放在一个袋子里,又可以怎么说?放在一个盒子里呢?小结:我们可以把这5个橙子看作一个整体。师:现在我要把这盒橙子平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几个?吃了这盒橙子的几分之几?再出示一盒水彩笔,提问:现在我手里拿了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什么?现在我把这盒水彩笔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盒水彩笔的几分之几?举例:我们还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4)、操作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取出8跟小棒和12面小旗,用其中的一种,把它平均分一分,再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题。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汇报交流。(5)、认识单位“1”。自学课本74页第一小节。指名汇报自学情况。出示单位“1”的概念,齐读。(6)、小结分数的意义小组讨论、交流: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小结分数的概念,学生齐读。2、练习应用。(1)、说出下列分数的意义,并找出单位“1”。黑兔是白兔的2/3;女生是全班学生的4/7;已经修了全长的3/8;西红柿是黄瓜的1/2。(2)、完成课本“练一练”。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说课“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我们在概念课的教学设计中坚持这样的一个理念:概念教学要注重数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整节课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在原有对分数的生活基础与运用价值的感知基础上,经历主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建立分数的概念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围绕这一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感知分数的产生是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前题,历年来教者在向学生介绍分数的产生时基本上是采取查找资料,口头传授,学生看书等形式,实际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真切的感受到分数的产生,更无法理解分数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基于这种认识,我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创设了一个做贺卡的情境,让同学们用手中的一张纸去做贺卡,并用分数介绍贺卡每部分的内容。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数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实际,而且为认识单位“1”埋下伏笔。2、动手操作,解决难点。概念作为一个数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