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把手放在耳廓后面,是为了()。A.扩大耳廓听得更清楚B.控制声音进入耳朵C.为了好看2.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钢管,这种方法利用了钢管的()性能好。A.传声B.导电C.通风3.黄莺的叫声婉转动听,它的叫声是用()发出的。A.声带B.翅膀C.唇舌D.鸣管4.声音可以向()传播。A.一个方向B.四面八方C.两个方向5.用橡皮筋自制简易古筝时,能听到较高声音的是()。A.琴弦调得紧一些B.弹得用力一些C.弹粗一些的琴弦6.用越大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越()。A.强B.弱C.没有变化7.尺子振动的频率和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有关。A.高度B.长度C.刻度8.()属于自然界的声音。A.风吹树叶的声音B.汽车鸣笛的声音C.炒菜的声音9.如图所示,外界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正确的是()。A.外耳道—听小骨—耳蜗—鼓膜—大脑—听觉神经B.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C.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大脑—听觉神经D.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10.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A.水面十分平静B.水会向一个方向流动C.水花四溅,水面出现-圈圈波纹二.填空题(共10题,共56分)1.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沿着某一路径做(),这种运动被称为()。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2.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中不能传播声音。在这些传播声音的物体中,传播声音的速度是()的,通常是()>()>()。3.音叉是一种()的仪器,是用来()乐器和()音高的。音叉上的字母代表(),数字代表音叉每秒()。4.我们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做()。5.不断抽出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里的闹钟铃声会(),直至()。6.鼓声是由()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振动产生的。7.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的。8.鼓声是由()振动产生的。9.耳由外耳、()、()三部分组成。10.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振动得越()。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每个人都会制造噪音,我们应该养成在公共场所低声交谈的习惯。()2.声音有高有低,声音的高低就是声音的大小。()3.听觉神经把振动传到大脑。()4.只有我们人类才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5.音高和音量没有什么区别。()6.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气体传播声的能力最强。()7.敲击音叉时音叉会发出声音,所以只要对音叉用力,音叉就能发出声音。()8.所有的声音都是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的。()9.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强。()10.空气能传播声音,但是而水却不能传播声音。()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请将生活中有关声音的现象与解释用线连起来。五.填表题(共2题,共14分)1.想一想,坐在教室里你能听到哪些声音?2.探究尺子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实验记录表。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同根弦发出的声音高低变化的规律是什么?2.自制小乐器分为几个步骤?依次是什么?3.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为什么?4.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5.为什么女生的音高比男生高?七.材料题(共3题,共20分)1.写出下图各部分的名称。2.在下图中选出制作土电话的材料。(在选中的材料序号上画“√”)思考:在玩土电话游戏时,对方讲话的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到听话人的耳朵里的?用什么方法能够使土电话中的声音更大一些?3.小明有3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钢管,小丽说:“我可以闭上眼睛,只通过用相同的力敲击钢管就可以判断它们的粗细。”请解释其中的原理。八.综合题(共5题,共40分)1.唐代诗人胡令能写过一首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讲的是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晨风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因为他怕声音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诗表明()和()可以传声。鱼在水中能听到岸上的声音,水是怎样传播声音的?2.下面是一根橡皮筋的音量变化实验数据表,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各题。(1)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越长,振动的幅度就越(),听到的声音就越()。(2)橡皮筋被拉开不同的距离,我们听到的声音音高()(填“相同”或“不同”)。3.把一根橡皮筋绕在铅笔盒上,在铅笔盒与橡皮筋之间插入两支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