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年月日》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年月日》,我的说课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一、教材分析(说教材)《年月日》这一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来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很近却又比较大的时间单位。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将为进一步认识时间打下基础,并在现实生活及其它学科中有着广泛应用。本课是引导学生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及其记忆方法。二、学情分析(说学生)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方面的知识,有关年、月、日的常识性知识已有一定了解。在课前,我对50个学生的前置性调查(表1)中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知道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并不都相同45%以上的学生知道一年可能有365天也可能有366天,63%以上的学生知道2月的天数比较特殊。100%的学生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只有12%左右的学生听过年、月、日的来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了解到学生对年、月、日的基本常识已有一定基础,但知识比较零散、不系统,未很好掌握观察的方法及整理、概括的能力。所以我在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对于年月日的来历,我将利用动画课件演示“三球运动”,增强感性认识。关于《年月日》的课前调查一年有()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相同吗?大月有()天,是()月;小月有()天,是()月;一年中()月的天数比较特别,有()天;一年有()天;一个星期有()天,2010年5月1日是星期();你知道年、月、日的来历吗?表1三、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基于以上我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并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有几个大月,有几个小月,记住每个月及全年的天数。2、技能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并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珍惜时间的意识。教学重点: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教学难点:记住各月的天数,培养初步有序观察的习惯,培养初步抽象概括能力。四、说教法和学法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采取“情境激趣——自主探究——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质疑,引导采用课前研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抽象概括能力的目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课学生学习新知的主要方法。课堂上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五、教学准备(说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课件、万年历、课前研究表。学生准备:完成课前研究表。六.教学流程(说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五个环节。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趣入境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是萌发求知欲望的有利措施。]我在导入时创设情境:“喜羊羊家族正在为美羊羊举行生日会,懒羊羊说它在13月的生日也快到了,让大家给它准备生日礼物。下面的小羊全部笑翻了,到底是为什么呢?”以懒羊羊错误的说法引起学生的注意,他们会马上提出一年只有12个月。然后借机引出板书与课题。环节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教学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课标》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前小研究任意观察三年的年历,并把每月的天数填到下表中。年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我发现了:关于年月日的知识,我还知道:记录重要的日子月日是国庆节月日是月日是月日是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要找出每月天数的规律,不能仅依靠一年的年历来发现。所以我没有选择课本中2003年的年历进行观察,改为请学生在课前任意观察三年的年历,并填写统计表(表2)。课堂上的小组交流,使学生从更多的年份中对比,充分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小组汇报时,利用课件把他们找到的不同年份的每月天数都填在一个统计表中,引导学生观察课件统计表中的1月的天数,请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学生讨论可能会得出每年1月都有31天的结论。再马上利用课件中的万年历,进行多次验证。以此类推,学生用这种方法观察其它月份,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搜集信息进行有序观察,得出结论,逐步完成板书。然后我请学生对12个月进行分类并命名,着重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