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风桥夜泊》中有这样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通过()传播到船舱内诗人的耳中的。A.传声B.导电C.通风2.同一个物体,振动幅度越(),发出的声音越强。A.大B.均匀C.小3.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钢管,这种方法利用了钢管的()性能好。A.传声B.导电C.通风4.电视机的声音太小了,用遥控器把声音调大了一些。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机的()。A.声音强弱发生了变化B.声音高低发生了变化C.声音音色发生了变化5.敲打音叉会发出声音,敲打停止了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A.音叉停止振动后仍能发声B.声音传到人耳需要一段时间C.敲打停止后音叉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6.不能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有()。A.音色B.松紧C.长短D.粗细7.下列情景中,正在发出声音的是()。A.拉紧的橡皮筋B.静止的音叉C.被拨动的钢尺8.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皮筋越松,声音越低。A.越高B.越低C.不变9.声音是以()的形式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A.波B.气流C.曲线10.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强弱、大小、轻重,都是指()。A.音量B.音高C.音色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物体在()时,也会引起其他周围的物体(),声音是以()的形式向()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声音就这样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2.通常声音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中的传播速度之,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小。(均填“固体”“液体”或“气体”)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4.()收集声音,()把声音转化为振动。5.将一根皮筋绷在纸盒上,绷得越紧,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越();绷得越松,振动发出的声音越()。(选填“高”或“低”)6.用手拨动钢尺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并发现钢尺在()。7.如果把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8.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9.古筝的琴弦越粗的,振动的就越慢,音高就越()。10.向水壶倒水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水壶中的()振动产生的,随着水壶中的水位升高,水壶中的空气空间(),振动速度(),声音()。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真空也可以传播声音。()2.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低。()3.听小骨是内耳的一部分。()4.下雨声属于人类生活发出的声音。()5.制作小乐器的步骤是“设计—制作—调整—演示”。()6.水里发出的声音我们是不可能听到的。()7.被敲打后的音叉接触到水面后会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8.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9.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这样听到的声音与耳朵不贴桌面上是完全一样的。()10.小明说“昨晚雷声很大”,这是对雷声音量的描述。()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将下面耳朵的结构和其所具备的功能连在一起。鼓膜收集声音耳郭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道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听觉神经传递声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五.填表题(共2题,共20分)1.探究尺子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实验记录表。2.完成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2.物体振动的幅度与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3.自制小乐器分为几个步骤?依次是什么?4.用手拍桌子时,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想一个好方法让我们感受桌子的振动吗?5.简单说说如何改变古筝上的某一根弦的音高?七.材料题(共3题,共17分)1.在下图中选出制作土电话的材料。(在选中的材料序号上画“√”)思考:在玩土电话游戏时,对方讲话的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到听话人的耳朵里的?用什么方法能够使土电话中的声音更大一些?2.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做了个“土电话”。之后俩人相距5米,一端的小明轻声讲话,另一端的小刚也能听得很清楚,为什么?在用“土电话”时,如果其中一人用手捏住棉线,另一个人就听不到声音了,为什么?3.如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在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拨弹橡皮筋,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实验记录如下:实验说明: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同时还说明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八.综合题(共5题,共38分)1.唐代诗人胡令能写过一首诗:“蓬头稚子学垂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