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中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感受小浪花的调皮和爱运动的特点。2.对跳远活动产生兴趣。活动准备:1.有条件的话,可让幼儿在活动前看看海浪拍打海岸的图片或录像,听听海浪扑上海滩的声音。2.故事磁带。活动过程:1.浪花来了。——出示挂图,欣赏散文“瞧!海上的浪”至“就悄悄退下了”。——谁来了!浪花们是怎样来的?他们发出了什么声音?——引导幼儿模仿象声词:哗、沙啦、呼呼。——浪花们想干什么呢?2.小浪花比跳远。——欣赏散文“忽然,有个浪娃娃”至最后。——小浪花想干什么?——小浪花是怎样比赛的.?他有没有听裁判的指挥?3.调皮的小浪花。——完整欣赏散文。——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浪花?——你从哪儿听出他们很调皮?4.跳远比赛。——组织幼儿进行跳远比赛。——幼儿在运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散文的意境,并对跳远这一活动产生兴趣。建议:1.散文中的小浪花正如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弱,又好学样,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便一哄而上。孩子们会从小浪花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2.活动前,可根据条件,让幼儿看看海浪拍打海岸的图片,听听海浪扑上海滩的声音,让没有见过大海的幼儿对海浪有感性的认识。附:海浪扑上来瞧!海上的浪,急匆匆往海滩上跑,往海滩上跳。哗——一个人浪扑上来了,跳得真远。沙啦——又一个浪扑上来了,用力地撞,撞在岸边的山崖上,碎了。呼呼——嗯,这个浪小一点,只在滩头张一张,望一望,就悄悄退下了……忽然,有个浪娃娃爬到我身边,用舌头把我的脚儿舔舔,还咕咕咕说着什么。哈,我听懂了,他说浪花们要比跳远,叫我当裁判哩!当裁判就当裁判。好,1号浪花起跳!呼啦,跳到这儿,我连忙在沙滩上划一道杠杠。哎呀,杠杠没划好呢,2号浪花就跳过来了——2号2号,你急什么呀!不对不对,2号浪花还没退回去,3号、4号、5号……都一个劲儿向前跑,向前跑,往上跳,拦也拦不住!唉,浪花,一群调皮的浪花呀!中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判断物体的多少,认识数的不变性。2、能熟练运用对应排列的方法判断出多少,并且灵活运用变成一样多的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3、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活动准备:气球、灯笼图片若干;画有多少不一两组物体的卡片。不同颜色的积木若干。幼儿操作用白纸、彩笔。每人一份不同颜色的`积木。活动过程:一、游戏:师举画有多少不一两组物体的卡片,请幼儿快速判断,如果是一样多的,就把手举过头顶;如果是不一样多的,就把手抱住膝盖。比比谁的反应最快。二、动物王国的迎国庆联欢会正在热热闹闹地准备着,这几天长颈鹿和大象可忙坏了。大象力气大负责吹气球,瞧,它吹了好多气球。出示红气球(6个)绿气球(5个)1、请幼儿分类并且对应排列2、比比两种气球是否一样多,哪种颜色的气球多(少),多(少)几个?怎样才能使他们一样多?打乱对应排列的形式,如:不绿气球挤在一起或把红气球变成竖形排列,问:现在红气球和绿气球是不是一样多?(引导幼儿知道不管怎么排列它们的数量没有变化)三、长颈鹿脖子长,它负责挂灯笼,它第一次挂上了4个红灯笼,第二次挂上了6个灯笼(两排对应排列)1、两次挂得是否一样多?多(少)多少?2、怎样才能使两次挂得数量一样多?(去掉多的两个、加上两个或多的给少的一个)四、为了招待客人,它们还准备了许多积木。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红、绿、黄),这些不同颜色的积木也想来比多少,怎么办?(幼儿自由回答)1、示范教幼儿对应记录比较的方法。如红的和绿的比较,先确定记录符号,红的用红圆圈表示,绿的用绿圆圈表示。记录时,拿一个记录一个,强调要对应排列,进行比较。(师生共同记录)2、请幼儿进行记录:红的和黄的比较(教师边出示幼儿边记录)。分别用红笔和黄笔作记录。3、请幼儿拿自己的一份积木,边拿边记录。得出比较结果。中班教案篇3教学目标:1、欣赏故事,基本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小动物们滚雪球做房子的乐趣。2、学说故事中的对话语言,感受同伴间相互关爱的情感。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4、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教学准备:物质准备:PPT课件;动物图片。知识准备:下雪天观察过雪景,玩过滚雪球的游戏。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同伴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喜欢冬天。难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对话,能完整的表达。教学过程:一、出示PPT导入,引起兴趣。师:小朋友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