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练习6》教学设计《练习6》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练习6》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练习6》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能学着教材的方法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姓2.按先中间后两边,先里边后封口的笔顺规则练习写字。3.朗读背诵歌谣《九九歌》4.能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像,运用一段连贯的话复述图意。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1.导入:2.自读儿歌。⑴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儿歌。⑵指名试读,注意读准。3.理解。⑴(出示小黑板)这首儿歌里讲了哪些姓?⑵有哪些姓的音相同?哪些姓的音相近?4.指导朗读。5.拓展练习。⑴小朋友你的姓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回答吗?⑵你还知道哪些姓不可以这样回答,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6.实践。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1.读题,明确题意。2.掌握笔顺规则。⑴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小、水、日、国。⑵按笔顺书空:小、水。⑶这两个字的.笔顺规则是什么?3.指导书写。三、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1.读题,理解题意。2.简介:3.指导读好停顿。4.练习背诵。第二课时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一、理解题意。1.指名读题。2.本题要求是什么?二、看图、听故事1.出示四幅彩图,要求学生仔细看,专心听,认真记。2.教师指着图,有声有色地读述这个故事,共讲三遍。三、练习讲故事1.教师重点指导练说第一幅图。2.学生自由练说第二、三、四幅图。3.教师巡视指导。4.指名把四幅图连起来说,师、生给予评点。四、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讲给邻居的孩子听。《练习6》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1、积累关于生活感悟的名言;2、学习、感悟沈杰的散文诗歌《欣赏自己》,提高学生文化素养;3、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通过让孩子们体会“这一刻,我想对你说”,从而唤起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留恋,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情感的能力。4、练习多选一的习作方式,为多种作文方式的选择打基础。教学重难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教学具准备:有关沈杰的诗、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学习《欣赏自己》师:谁读过沈杰的诗歌?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沈杰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师出示书上的《欣赏自己》,引导学生读。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也可以试着像例文一样,用一两句富有哲理的话总结自己的感悟。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师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设计意图:在交流沈杰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自己的自信。二、作业读、背《欣赏自己》这首诗。第二课时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再有十几天,我们即将离开亲爱的母校,离开共同生活了两千多日子的同学和老师。大家的心中一定和老师一样依依不舍。风雨同舟的六载,我们一直相伴在一起,有多少美好的瞬间值得回忆,有多少难忘的镜头值得珍藏。时间过得太快了,或许我们还有一些话没有来得及说出口,也许是感激,也许是歉意,也许是追忆,也许是憧憬……这一刻,你最想对谁说,说些什么呢?2、小组内交流: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想说的话,这也是相互之间启发的机会。提醒学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对别人的发言要尊重,并提出有益的建议或适当的'评价。每小组评出一名最佳代表作发言人。3、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请一些最佳代表发言。无论这位同学的发言时针对某一位同学,老师还是大家,老师或同学都要予以反馈。例如,发言的同学对某位同学表示歉意,对方一定要有回应,使发言者的情感得到回馈。这样的互动,即使语言的互动,又是情感的互动。第三、四课时我的小笔头师:就要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了,同学们一定有一些美好的回忆,有难舍得轻易,有表达的激情,老师和大家一样,都想表达一下,就像刚才的口语交际一样。不过,这次不是说,而是写。这次的小笔头和以往不同,有四个活动,请你任选一个。(一)亲手制作小工艺品。你想送给同学和老师亲手制作的小工艺品吗?那就赶快动手做作罢。此项活动的意义在于亲手制作和真情赠言。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会融入和表达自己更多的感情,这是购买的物品所不能比拟的。临别赠言的内容要健康积极,运用简洁的语言文字表达深刻情感。(二)给母校、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同学们,母校将随着我们的毕业成为记忆中熟悉的风景,朝夕相处的同学也将各奔东西,美好的童年生活渐渐远去,你们想不想抓住这次写作的机会留住美好的回忆?这次习作我们给母校、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然后老师把大家的信珍存起来,多年以后我们在聚会的时候,我们将再次分享小学生生活的欢乐和幸福。师:写信,要先确定写信的对象,然后确定信的内容,内容没有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