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11PAGE1一、立论依据项目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十二楼》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家、小说家李渔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他是继冯梦龙、凌濛初之后影响最大、最富创作个性的拟话本小说家,其白话短篇小说被推为清代小说之冠,《十二楼》在清代拟话本小说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受到一致肯定。全书共有十二卷,三十八回,每卷讲述一个故事,各卷回数不等。李渔在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口语词和俗语词,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口语。成书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的《十二楼》,在整个汉语史上处于哪个历史时期?关于汉语史的分期,研究者众说纷纭。黎锦熙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发表的《中国近代语研究法》中就把宋元至清末约九百年间算作近代汉语时期。吕叔湘先生在《近代汉语指代词·序》中指出: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成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是比较合适的。还有许多著名学者也对汉语史分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汉语近代史又是从哪一个时期开始呢?各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主要有胡明扬、蒋绍愚的隋末唐初说,吕叔湘、蒋冀骋的晚唐五代说,潘允中、袁宾的宋代说等。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已倾向于接受上限定在晚唐五代前后,下限定在明末清初的观点。虽然对汉语史的分期问题存在许多不同意见,但《十二楼》晚出,明显是近代汉语晚期的产物。汉语史是研究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内部发展规律的科学,汉语史的研究围绕着语音史、语法史、词汇史三个方面。词汇研究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完善的词汇体系,对语言学来说极为重要。在中国古代,词汇研究属于训诂的范畴,更多的是在词义方面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解读古书,因此也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为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中国现代,以传统训诂学为基础,吸收了一些西方现代语义学理论,取得了很多成果,出现了很多汉语词汇的共时研究论著及专书、专项研究的论著。但总体而言,学者对词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及语音史和语法史,甚至在对汉语史的分期过程中有人忽视词汇,这做法是不可取的。严学宭在《词汇学简论·弁言》中指出:“词汇学是当前需要加强的薄弱学科,由于缺乏现代词汇的学的理论指导,因而对古代汉语代表著作的词汇研究,唐宋以来白话词汇研究,以及编纂各种词典的理论的方法的研究,都没有系统地拓展。”由此可见,词汇研究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阅读古书,也能促进汉语史研究的发展。蒋绍愚先生曾肯定了专书词汇研究的重要性,并且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王力先生也说过,进行词汇研究,材料的选择很关键,以专书作词汇研究的材料的好处在于,材料有一定的范围,便于做些穷尽性的比较研究,避免泛泛而谈。还有其他学者也都曾强调专书词汇研究对汉语词汇史和汉语史研究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近代汉语专书词汇研究的力度。在对专书的选择和研究方法上,程湘清先生提出四点:1.选好专书,作穷尽式解剖。2.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静态描写。3.探源溯流,作纵向历史比较。4.采用数学方法,把定性分析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二)研究意义17世纪中期,正处于中国封建传统社会各个方面受到严重冲击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转折的一个时期,满族部落入主中原,建立了大一统的满清王朝。当社会变革较为剧烈、不同文化的接触较为频繁的时期,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快一些,因此,在研究明末清初语言面貌方面,《十二楼》语料具有不可多得的重要价值,对研究该时期词语及整个汉语词汇史也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本论文选题具有如下意义:第一,对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以及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二,对大型工具书的编撰和修订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对明清小说乃至其他作品的校勘和整理工作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第四,对白话词汇进行研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等。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本课题是专书词汇研究。汉语专书词汇研究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首先由黎锦熙先生提出,是指以特定书籍中的词汇为对象所开展的词汇学方面的考察和分析工作。尽管这一概念很早就提出来了,但研究成果却并不多见。正如方一新先生评价近代汉语研究的历史一样:“可以说黎氏吹响了近代汉语研究的号角。但此后一段时期内,除了张相、蒋礼鸿、徐嘉瑞等人外,真正响应并致力于此的学者很少,黎氏的倡议未能完全付诸实施,本应产生的近代汉语研究热并未掀起。”《十二楼》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或因其内容涉及青年男女婚姻爱情生活,而且大部分具有一定的反封建倾向,因而被全盘否定。上个世纪80年代后逐渐得到认可,并进行相关研究。直到21世纪,《十二楼》的研究成果才逐渐多起来。在知网上可搜索到三百余篇关于《十二楼》的研究论文,其中文学方面的论文有近三百篇,而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论文仅十篇,其余还有艺术理论、建